让健康有“医”靠。党的十八大以来,花垣县奋力谱写健康花垣新篇章,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总体要求,初步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小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的医疗卫生网络基本形成,城乡医疗融合发展驶入“快车道”。
这十年,群众患病从找“赤脚医生”到享受家庭医生上门服务;从看病远、看病难到覆盖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立;从“重治疗”到“重预防”,种种改变成为了花垣县医疗卫生事业蓬勃发展的生动注脚,也让老百姓从中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健康红利。
“我觉得今天这么大的太阳,医生们还特意到田地里来找我,帮我检查身体。医生对我们这么好,时不时都要来给我们做检查,我从心底感激他们。”麻栗场镇新科村村民麻求安患有慢性病,过去,他忙于农活,常常疏于调理。自花垣县启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后,麻栗场镇中心卫生院的家庭医生们定期上门随访,为慢性病患者做常规性检查,建立健康档案。
一纸签约送健康,变患者跑为医生跑。近年来,花垣不断提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规范化管理水平,以家庭为单位,全科医生为主体,乡镇卫生院为平台,组建家庭医生服务团队225个,为群众提供基本医疗、公共卫生、妇幼保健、慢性病管理、个性化健康管理等服务。
“我们以镇、村、村民小组为单元,分区包片实行网格化管理,定期入户诊治、电话回访,做到了有求必应,实现了签约服务、分级诊疗、健康帮扶‘三促进’。签约率100%,四类贫困慢病患者均做到了应签尽签。”花垣县卫生健康局副局长王永春介绍道。
签约医生的推广发展直接打通了花垣分级诊疗的“最后一公里”。近年来,花垣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组建医疗机构联合体,促进医疗资源下沉。县人民医院同20所乡镇卫生院组建西医联盟体,县民族中医院同12所乡镇卫生院中医馆建立中医专科联盟体,以诊疗服务、技术指导、人员培训、双向转诊、健康信息等医疗服务的整合管理为纽带,进一步优化县域医疗资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基本形成,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得到一体化、便利化的疾病诊疗—康复—长期护理连续性服务。
“在县里的指导下,我们基层医院每年进行多次业务培训,更新了一批设备,从里到外,从基础设施到人才技术都有了极大提升。”麻栗场镇中心卫生院医务科科长陶服康说道。分级诊疗后,基层医院迎来了更多的机遇和挑战。为提升基层首诊精准度,花垣加大基层医疗硬件设施建设投入,“十三五”期间,累计投入资金2.83亿元,实施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及配套建设,为21所乡镇卫生院配备了DR、彩超、生化分析仪、腹腔镜、救护车等医疗设备,全县8所乡镇卫生院被评为“全国群众满意的乡镇卫生院”。
“我觉得医院的环境很好,医生很专业,每天都会来咨询我们这些病人的情况,很温馨。现在看病很方便,在家门口就可以就医了。”患者向文磊满意地说道。
随着现代医疗水平不断提升的,还有中医药的传承与发展。目前,全县16所乡镇卫生院建立了国医馆,配置标准化中医设施设备,中医苗医适宜技术深入开展,边城镇中心卫生院成为州民族中医院中医全科助理医师定点培训基地;花垣镇卫生院、补抽乡卫生院被评为湘西州第一批民族医药保护传承示范基地,县民族中医院设有全国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1个,建设省、州级重点中医特色专科4个;花垣县被评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
“我们下一步的工作是加大对中医药工作的宣传,充分发挥中医药的优势,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促进花垣县及三省市周边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边城镇中心卫生院中医科主任龚文明说道。
同时,为促进县级优质医疗资源不断扩容,花垣启动县人民医院医技综合楼和医疗救治能力提升项目,对县疾控中心、县民族中医院、县妇幼保健院进行整体搬迁,花垣实现县级公立医院“二甲”全覆盖。
“这十年,是我县卫生健康事业进步最大,老百姓健康获得感不断增强的十年。人均预期寿命从74.8增长到78.2岁,主要健康指标居于全州前列,人民群众健康权益得到充分保障。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务,为建设花园式现代化新花垣筑牢健康基础。”花垣县卫生健康局副局长王永春说道。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十年间,花垣努力践行让群众“病有所医”的民生承诺,聚焦群众健康需求,真正实现了群众看得上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百姓幸福指数不断提升,健康花垣的崭新图景正在一步步绘就。
作者:梁金梅 梁洁宇 吴向申
责编:梁金梅
来源:花垣县融媒体中心
专题
专题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