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3月11日讯(通讯员 赵彬 曾湄苏(实习))毛俊镇鹊峰村积极探索“红黑榜”制度,用一张“红黑榜”深度融合乡村事务,针对环境卫生的正面和反面典型进行“红榜”张贴表扬与“黑榜”张贴警示,通过正向激励与反向约束的方式,有效推进文明风气形成。
走进毛俊镇鹊峰村,只见宣传栏上,最引人注目的是“卫生评比红黑榜”,密密麻麻贴满了各家各户环境卫生评比情况。李恪太、李恪爱等3户荣登“红榜”,另外5户却因家里卫生条件差等原因上了“黑榜”。一时间,“红黑榜”在全村引发了村民的广泛热议。
唐苏兰是鹊峰村一组的村民,拥有良好的卫生习惯,注重房前屋后、庭院厨房厕所整洁,主动参加公共环境卫生整治行动。在2月份卫生评比中,她登上了鹊峰村人居环境“文明卫生户”“红榜”,受到了村里的表彰。
年过六旬的李节进有一幢老房子,因年久失修,杂草丛生,严重影响了村容村貌,被列入“黑榜”通报,要求限期整改到位。为了摘掉“黑榜”的帽子,他自己动手拆除了老房子,并将庭院进行了美化,进一步提升乡村“颜值”。
为确保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取得实效,去年六月以来,毛俊镇鹊峰村以乡村振兴为抓手,组织村组干部深入了解社情民意,规划乡村发展前景,建立了人居环境卫生“红黑榜”制度,以家庭为单位,组织村民开展环境卫生大整治行动,每月一次进行人居环境卫生评比,营造了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如今,在“红黑榜”制度的约束下,毛俊镇鹊峰村的村容村貌得到了较大改善,平坦宽敞的村道、干净整洁的庭院、设施齐全的休闲广场映入眼帘,处处展现出村庄的美丽和整洁。
除了建立“红黑榜”制度外,毛俊镇鹊峰村还成立了义工协会,推出了《鹊峰村义工协会管理办法》,并结合《鹊峰村陈规陋习集中整治三年行动方案》《村规民约》,大力提倡勤俭节约,反对大操大办。同时,村里就地取材促环保,大力发展庭院经济,既巩固了脱贫攻坚成果、美化了农村环境,还促进了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的融合发展,为乡村振兴增添了新活力。
作者:赵彬 曾湄苏
责编:黄仕和
一审:黄仕和
二审:欧阳翔煜
三审:吴小青
来源:蓝山县融媒体中心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经授权后,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