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故事 |毛泽东的良师与革命同志——方维夏烈士
湖南教育发布 • 知识拓展
2024-03-01 08:36:32

方维夏,1880年11月7日出生于湖南省平江县长寿街南塘屋场一个小康家庭,是一个在旧社会由幻想洁身避世到热心教育救国,最后成为共产主义坚强战士的知识分子。方维夏曾当过毛泽东的老师,他写的文章,在学生和当时社会上受到敬重,有“方圣人”之称。1935年10月,他在参加艰苦的湘南游击战争中被叛徒杀害,壮烈牺牲。

方维夏资料图

1911年夏,方维夏从湖南优级师范毕业不久,应母校湖南第一师范学校之聘来到长沙,任博物、农业教员,在校期间先后被聘为学监和学监主任。方维夏在一师工作期间,政治上坚持爱国主义和民主主义的立场,在对学生的管理上坚持民主管理的方针,积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1914年春,毛泽东转入一师学习后,热心社会活动,他对毛泽东十分赞赏,多次对妻子胡呤说:“润之是我最好的学生。”

1918年秋,方维夏东渡日本,考入东京农业大学。1920年4月,他学成回国到达上海,并参加了湖南人民驱逐军阀张敬尧的斗争。驱张斗争胜利后,方维夏出任政务厅的教育科科长,与此同时,湖南教育界人士也推举他为省教育会会长。方维夏任职后不辞辛劳,使湖南教育出现了生机。1920年8月,毛泽东等湖南早期马克思主义者为传播马克思主义和新文化,在长沙发起筹办文化书社,方维夏竭力支持。他是书社总社36名社员之一,曾于这年两次向书社投资。同年8月,方维夏和毛泽东、彭璜、何叔衡等发起成立俄罗斯研究会。

1924年初,方维夏来到广州,就任谭延闿统率的湘军第五军的秘书长。1924年11月,经李六如介绍,中共广东区委批准,方维夏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入党前后,他积极参加了对湘军的改造工作。“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前夕,中共中央通知方维夏离开湘军,在7月底以前赶去南昌参加起义。方维夏到南昌后,在起义部队中担任贺龙所率二十军第一师的党代表,并参加了南昌起义。起义部队南下广东失败后,方维夏又参加了12月11日爆发的广州起义。

广州起义失败后,中共中央决定派方维夏去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31年春,他从苏联回到上海,并由中共中央派往苏区,担任闽西红军学校政治部主任。1931年11月,以毛泽东为主席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江西瑞金宣告成立后,他又被调任为中央政府总务厅厅长。

1934年10月红军主力长征北上后,方维夏留在湘赣边区坚持游击战争。1936年4月23日,由于叛徒告密,桂东沙田仙背山,他与夫人一同英勇牺牲,为中国人民革命事业流尽最后一滴血。


责编:范欣

来源:湖南教育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