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盘点·走向幸福】“医”心为民担使命 情系百姓“卫”健康 ——耒阳市2023年卫健工作纪实
文明耒阳 • 综合
2024-02-16 16:17:51

医疗健康关系群众切身利益,是直接服务群众的民生大事。

2023年,我市卫健工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卫生健康工作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卫健事业加快发展,人民群众健康获得感进一步增强。

抓建设 医疗水平上台阶

——重点项目有序推进。康复医院和耒阳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及应急医疗物资储备中心项目顺利奠基开工,人民医院门诊住院综合大楼和三人民医院住院综合大楼项目建设稳步推进。212个标准化村卫生室纳入衡阳市民生实事项目任务,全面完成了建设任务。“卫生系统信息化建设”银医项目有序推进,90%基层机构统一支付系统已搭建,市直医院互联互通系统端口对接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取得可喜成绩。

——稳步推进“互联网+医疗”银医项目。通过构建医疗健康中枢,实现区域内数据互通共享。市级基层机构和一级医院已经按照本套标准规范体系实时传输数据,完成乡镇卫生院和城区内医疗机构的移动支付,互联网查询服务等功能,为市民提供方便快捷的就诊、支付、查询等医疗服务。

——推行急诊急救一体化建设。制定出台5G智慧化急救体系建设工作方案,根据急救服务需求,加快推进优质急救资源扩容与合理布局,乡镇急诊重症基础设施、车辆装备、救治设备、信息化等建设提速。

筑基础 服务能力强推进

——持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公开招聘和人才引进,优化干部队伍结构。大力推进全科医生制度,安排32名全科转岗培训学员进行系统培训。选送14名护士参加专科培训,加强专科护士建设,提升专科护理水平。组织骨干医生和基层医务人员参加线上线下培训,招录15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本土化专科层次人才,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家庭医生团队服务技能。

——坚持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免费为全市所有村卫生室配备指夹式脉搏血氧仪752台,争取省级资金351万为每个基层医疗机构配备了指甲式血氧仪、中心卫生院和偏远的卫生院配备肺功能仪、呼吸机、救护车等医疗设备。组织家医签约宣传活动,重点做好“三类监测对象”的慢性病患者签约。全市289个行政村全面纳入村卫生室门诊统筹医保定点。持续推进“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全市所有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均达到“优质服务基层行”基本条件。

——切实强化综合监督管理。检查各级各类医疗机构160余家,共查处非法行医案4件,全部移交综合行政执法局处理。积极开展对公共场所的卫生进行监督,重点对全市125所学校、98所托儿机构的传染病防治、饮用水安全进行专项督查。

享政策 民生实事齐发力

——不断优化计生服务管理。继续深入开展生育关怀行动,利用春节和三八妇女节、“5.29”活动日,走访慰问困难计生家庭61户、失独家庭13户,发放慰问金2.68万元。积极推动省计生协关爱“三留守”人员项目,为留守老人、留守妇女开展健康知识讲座,组织义诊和健康咨询服务;开展关爱留守儿童红色故事宣讲活动,向留守儿童赠送价值2万余元的红色书籍、保温杯等学习用品。

——稳步推进民生实事工作。全面推进托育工作,托育任务数1200个,已建成1239个,完成率103.25%。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敬老活动,上级要求需参与建设老年友善医疗机构的医疗单位共62家,已完成99%的建设率。

——全面加强传染病应急处置。及时开展流行病学调查,重点加强对猴痘、登革热等重点急性传染病的防控,开展了疫情监测、疫区划分、灭蚊等应急处置措施。累计筛查结核菌素试验1402人,胸片筛查1425人,对潜伏性感染者共开展预防性干预治疗45人。

——积极促进中医药传承发展。市中医医院在评估中一举通过了三级医院评审,确认为三级中医医院。各基层医疗机构均一次性通过了2022年度中医药相关数据省市审核。近200名基层医务人员接受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暨中医药健康管理培训。

——深入推进妇幼保健工作。截至目前,早孕建卡率98.15%,产后访视率98.01%,孕产妇系统管理率97.76%;孕产妇免费筛查共完成4047例;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4745例,完成全年任务率105.44%,适龄妇女免费“两癌”检查、HPV初筛、乳腺癌彩超检查均已完成100%。

展望2024年,我市将始终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精准发力、重点突破,进一步补短板、强弱项,用实干的精气神推动全市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切实提升人民群众的健康获得感幸福感。(记者 刘源)

一审:梁斌
二审:陈剑民
三审:陈平放

责编:谢娟娟

来源:耒阳市融媒体中心

专题年底盘点·走向幸福

专题耒阳市卫生健康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