耒河奔涌,诉说厚重发展故事。
麓峰耸立,见证壮美奋进征程。
2023年,耒阳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的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衡阳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聚焦“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上台阶,乡村全面振兴见实效,为加快建设“五个耒阳”作出了贡献。
强化领导 坚持高位推动
耒阳高频次召开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议和市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会议,专题研究乡村振兴工作。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深入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全面培训提高乡镇、村班子领导乡村振兴能力,先后开展9次2000余人乡村振兴政策业务培训,将悉心传授的"知识锦囊"变成工作的"助推器"。全面落实市级领导班子成员包乡走村、乡镇领导班子成员包村联户、村干部经常入户走访制度。派强用好第二轮52支工作队、158名工作队员和274名“万雁入乡”下派干部,强化派出单位联村帮扶。创新推行市领导“夜宿乡镇值班”制度,开展屋场恳谈、“走找想促”活动。制定《耒阳市2023年乡村振兴工作要点》、《耒阳市2022年度中央、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考核评估反馈问题整改方案》等文件和行业部门责任清单。建立月例会、季考核、日常督查检查工作机制,持续压紧压实各单位和部门责任,推动各项工作落实落细。
接续奋斗 筑牢防返贫底线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耒阳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路上蹄疾步稳。一桩桩、一件件工作成效映照的是人民生活的变化,是耒阳抓民生工作交出的答卷——
用好“个人申报、干部走访、部门筛查预警”三个监测渠道,建立网格员、信息员、核查员“三员”动态监测队伍,制作“明白纸”,推行“一码通”,实现“一户一画像,一人一措施”,做到应纳尽纳、应帮尽帮。为30个乡镇(街道)和363个行政村458名专干举办十期业务培训,提高监测能力。开展两轮防返贫监测帮扶集中排查,全面整改排查出的问题,确保无一人返贫致贫。
实行控辍保学,落实送教上门,全年没有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辍学。
构建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重点帮扶机制,做到应保尽保。落实重点人群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资助政策和参保全覆盖。为脱贫群众购买防返贫保险。农村脱贫人口、监测人口中“四类慢病”对象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率100%。
全年危房改造589户,让所有低收入群体住有所居。
对农村供水工程进行全面排查。2023年投入资金498万元,实施农村供水工程项目197处,受益人口47300人。完善供水管护机制,开展水质检测,确保村民用上干净水、放心水。
依托“耒就业”平台,拓宽就业渠道。分类细化返乡回流脱贫人口就业帮扶措施。继续大力发展乡村车间,全年累计发展乡村车间233家,带动就业5574人。开发保洁员、护林员、防溺水盯守员等公益性岗位,安置脱贫人口1830人。稳就业、促增收的民生幸福网越织越密,越织越牢。
“量质齐升” 点燃发展“引擎”
田成方、渠相通、路成网,大田碧波万顷、果蔬养殖产业生机勃勃……
耒阳大力开展“六大强农”“千亿产业”“万千百工程”等行动,制定出台粮食生产、早稻育秧、抛荒治理、环境整治和壮大村集体经济等一系列强农措施。深入开展脱贫户、监测对象稳定增收专项提质三年行动。发展南部片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示范园区产业带动。科学研判全市扶贫产业项目,按照巩固、提升、盘活、另起炉灶思路,实行分类管理,开展“四个一批”专项行动。以点带面推动庭院经济发展,投入衔接资金780万元,奖补脱贫户自主发展产业,增强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全市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培育扶持合作社1247个,家庭农场825个。
“近悦远来” 提质乡村建设
“小厕所,大民生”,市委市政府着力开展农村厕所革命。全年共排查历年问题厕所13935个,整改完成率100%。以“首厕过关”带动“每厕过关”,新建户厕1956户、村级公共厕所40个。建立确权到户的“五有”后期管护机制,重点帮助低保户、脱贫户等“六类”人群改建无害化卫生厕所。切实做到让群众“能用好用,同意满意”。
深入实施市委十三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强村计划”,大力开展“一拆二改三清四化”,加快推进农房建设“三灰一白”行动,建成29个“三灰一白”示范点。抓好道路沿线净化、绿化、亮化、美化,全面启动永济镇、新市镇“省级示范乡镇”创建工作,打造“近悦远来”集观光休闲、度假体验为一体的美丽乡村。
实干创新 书写锦绣华章
近年来,耒阳认真落实“制造立市、文旅兴城”发展战略,聚焦“五个耒阳”建设目标,奋勇争先,砥砺前行,全力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书写了政通人和、民殷物泰的锦绣华章。
深入开展“安商行动”和“两个攻坚年”行动,“211+X”产业布局全面推进、来势喜人。先导科技集团投资100亿元建设二期项目,成为耒阳首个投资过百亿的单体产业项目。
成功承办第二届衡阳旅游发展大会,举办了一系列预热活动,主体活动被宣传总次数达3.2亿次,“千百十一”推介耒阳短视频点击量过亿,向世界展示了“诗里,画里,蔡伦故里”的独特风采。
打造了全省单体规模最大、首批全省夜间消费聚集示范区的文旅新地标“厢遇耒阳·码头烟火”夜市,南正街夜市入选衡阳市首批夜间消费聚集示范区。蔡伦故里风景区创5A、蔡伦纪念园创4A工作扎实推进。
深入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和乡村社会治理创新。组建5451人的基层治理队伍“湾村明白人”,当好政策法规“宣传员”、矛盾纠纷“调解员”、乡村振兴“助推员”、乡风文明“监督员”、社情民意“信息员”。“湾村明白人”基层治理模式获评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优秀创新经验、中国改革2023年度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
新希望播种在广袤田间,新动能孕育在美丽村落。耒阳乡村振兴的梦想正在脚踏实地的探索与实践中一步步成为现实。站在新的起点,143万耒阳人民意气风发、昂首前行,在乡村振兴的大道上,必将踏出更为铿锵的足音。(记者 陈剑民)
一审:梁斌
二审:陈剑民
三审:陈平放
责编:谢娟娟
来源:耒阳市融媒体中心
专题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