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稳致远谋发展,策马扬鞭自奋蹄。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在耒阳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聚焦“211+X”产业布局,深入开展“安商行动”,大力实施“作风建设攻坚年”、“项目建设攻坚年”行动,拿出“挤钻拼抢”的劲头,争先创优、勇攀高峰,向着“全省县域经济十强”目标挺进,进入“中部百强县”。
这是一份亮眼的成绩单——2023年完成GDP465.51亿元,增长6.2%;规工增加值、社零总额、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分别增长14.8%、10%、10.53%,实现工业总产值206.7亿元、工业税收6.19亿元,分别增长11.7%、39.5%,新增规模工业企业35家,进入“中部百强县”。
厚积方能薄发:做实新型工业化
每小时“榨出”5708千克碳酸锂、磷酸铁,可助力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生产约183辆电动汽车。位于耒阳经开区的金凯循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经过十年努力,电池级碳酸锂提取效率从最初的85%增至目前的95%以上,在锂回收领域年产量一跃成为全国第一,获评2023年度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荣登胡润全球猎豹企业榜。
2023年获评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的不止金凯循环一家,神农国油、亚湘电子、焱鑫有色等三家同步上榜。一个个投产的重大项目源源不断地释放活力,以科技创新驱动耒阳新型工业化的坚实步伐。目前,耒阳共有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家,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7家、单项冠军2个;高新技术企业64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60家、省级企业创新创业技术团队4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等企业研发机9个、拥有发明专利260件,专利总量连续三年居衡阳市第一,获评湖南省创新型县、知识产权建设强县。
向“新”而行,向“新”而兴。耒阳“211+X”产业发展来势喜人,耒阳先导二期实现了投资百亿元以上单体制造业项目“零”的突破,金凯循环加快原地倍增,纸品、童车产业实现集群集聚,全省最大的生物天然气项目明升新能源落户耒阳;蔡伦纸品16条生产线满负荷生产,13家纸品后加工企业即将入驻;童车产业园实现集群集聚,63家童车企业抱团发展……在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坚实步伐中,现代化耒阳正向着更高的目标蓄势跃升。
安商亲商稳商:做优营商环境
长燃智享(宁夏)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耒阳分公司的工作人员王明通过“特事特办”机制,当天上午就领取到营业执照;湖南先导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综合部经理张志辉仅用半天时间,就在政务服务中心完成在建工程抵押登记;市监部门通过上门收集资料、办结后送照上门的方式,仅一天时间,为“厢遇耒阳·码头烟火”业主们办理了营业执照27份、食品经营许可证15份……
企业需要的时候,政府部门及时出现;企业不需要的时候,政府部门不会来“找麻烦”,耒阳这种高效“互动式”暖心服务赢得在耒企业一片叫好声。
“把企业发展当成‘天大的事’,把制约企业发展的问题当成‘要命的事’,创造性地设立‘企业家日’(每个月第一个工作日),把‘安商行动’推向深入!”衡阳市委副书记、耒阳市委书记赖馨正在“企业家日”走访时多次强调,要全天候对接、全身心服务、全方位解难,以更实措施促进各类经营主体更加规范、更具活力、更重创新,实现政企“双向奔赴、共同成长”。
热情,不止是在赛场,还在耒阳几年来安商稳商亲商、惠企爱企护企的方方面面。一趟趟实地探访,摸清了企业的困难诉求;一次次政策宣讲,让企业熟悉了国家惠企政策;一次次来回奔波,帮助企业解决了实际难题……耒阳在营商环境上创新推行了一轮又一轮的改革——出台“1+4”方案、“九条措施”、赋“码”保护机制、一件事一次办、特事特办等系列举措;退税减税直达快享、企业开办免费刻章、5451名“湾村明白人”参与法制宣传等服务,塑造更有温度的营商环境,赢得了在耒企业的一片叫好声。截至目前,耒阳已累计开展33个“企业家日”活动,走访(接待)企业3792家/次,解决率97.57%;持续推进“安商行动”和“三送三解三优”行动,全年净增经营主体7489户,企业主体5452户。
乘势之中聚势:做“热”湘商回归
“希望广大企业家都把耒阳当成自己的‘家’,都来当耒阳这个‘家’,做好‘当家人’,与耒阳同心同德、携手共进……”就在上周,耒阳市举行2024年湘商回归·耒商返乡新春座谈会,200多名耒阳籍企业家应邀欢聚一堂,一起庆祝佳节、畅叙情谊、谋划发展。
2023年以来,耒阳依托深圳、广州、中山、老挝等13个异地耒阳商会,建设湘商回归和返乡创业乡情联络站,深度挖掘回耒投资意愿强烈的返乡创业人群。每年春节,全体市级领导赴联点乡镇,走访在外经商和在外务工人员,开展返乡人员新春座谈会,全力支持湘商回归工作。
湘商回归,源于乡情,但不止于乡情,更在于政策、营商环境和产业生态。优政策、搭平台、建制度、顺流程……耒阳上下大刀阔斧改革试水,各职能部门以“零缺陷”的工作标准,把服务工作做到细致、精致、极致,积极主动、有力有效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实现更大发展。2023年1至11月,耒阳引进产业项目52个,其中“三类500强”企业4家,实际到位内联引资87亿元,新增湘商回归企业注册量位居衡阳首位。
“把公司总部搬回家乡。”湖南德霸照明制造有限公司负责人陆卫黄果断选择在家乡“落地生根”。作为耒商回归的“领头雁”,他还力争“衔”回其他大项目、好项目,成功说服8名在广东发展的耒阳籍企业家共同成立“新生力”公司,以汽车配件产业链的模式回乡发展,掀起了阵阵反哺家乡的热潮。
陆卫黄不是耒阳个例,先导集团吴孝宝、亚湘电子陈小勇、苹果衫服饰刘彬、弗斯迈自动化设备梁国勇……湘商正以总部回归、项目回归、精神回归的热潮,内外互动、同频共振。
倾情家乡,共谋发展。广大耒阳籍湘商,从过去的思变、思走,到现在的思归、思乡,其回归心切,路宽步更稳。耒阳市委主要负责人表示,将坚定不移鼓励和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当好民营企业的“服务员”,狠抓“乡情感动、项目驱动、服务推动”,协同推进湘商回归工作,进一步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记者 赵娟)
一审:梁斌
二审:曹富蓉
三审:谢翰林
责编:周紫红
来源:耒阳市融媒体中心
专题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