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1月30日讯(通讯员 戴儒舟)“油炸兰花根,又香又脆,十元一斤。”“春联,10元一副。”“牛肉,四十二元一斤。”……临近年关,永兴县湘阴渡街道的老墟上人群熙熙攘攘,货摊琳琅满目,叫卖声此起彼伏,一派热闹的景象透着浓浓的年味。临近中午,赶墟的人越来越多,人们乘兴而来,自得其乐,各取所需,满载而归。赶墟购年货,都让人感受到热气腾腾的烟火气和浓浓的乡村年味。
各路商家摊位挨,穿梭顾客满长街。湘阴渡街道老墟是永兴县为数不多的几个老墟之一,在清朝乾隆年间(1762年)《永兴县志》中便有记载。一百多年来,湘阴渡街道老墟吸引着周边各地成千上万的客商,货物品种繁多,价廉物美。赶墟购年货是永兴县的传统民俗。一进腊月,每遇逢集日,辛苦劳碌了一整年的人们,便会放下手中的活儿,老少齐出动,高高兴兴逛集市,风风火火办年货。
在湘阴渡街道,老墟成为农村经济活力的写照,也是乡村振兴成果的缩影。家住江南岸的刘昌田,每逢农历二、七这些开墟的日子,都会来到集上囤些货。“墟上铁锄、镰刀、中草药、理发、服装啥都有,既便宜还实惠。”刘昌田说。
走进摊户吴四清卖春联的摊位上,一股浓浓的年味扑面而来。货摊上堆满了各种各样的春联、年画、灯笼等,应有尽有。“这些春联不仅是新年的装饰品,更寄托了人们对新年的美好期盼和祝愿。”吴四清笑盈盈地说。
赶墟大军中,从城里来到乡村集市采购年货的市民也不在少数。他们或自驾,或乘坐公交车,买几块豆腐,称几袋苹果,割几斤土猪肉,尝一口油粑粑。他们来到农村墟集“凑热闹”,目的只为体验一把“儿时记忆中”的浓浓年味儿。“老板,来碗鱼粉。”在摩肩接踵的人群中,在广东务工归来的张先生,来到一家简易的粉摊前,老板就开始张罗生意起来。很久没有吃到家乡的鱼粉了,望着鲜红油亮的鱼粉就挪不开脚步了。他一落座,一碗鱼粉就端上来了。张先生用筷子夹起粉哧溜往嘴中一放,一股开胃的香辣味浸入心中,脸上露出开心的笑容。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如今,农村赶墟不光是购物的市场,也是人们娱乐和社交的场合,在线上购物融入今天的生活,线下赶墟依然是热闹不减。
责编:李艳菊
一审:李艳菊
二审:曹向阳
三审:楚 娟
来源:永兴县融媒体中心
专题
专题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经授权后,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