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2023】姜畲镇:以扁平化治理改革擘画乡村振兴新图景
最爱大雨湖 • 要闻
2024-01-09 14:54:56

雨湖新闻网讯(通讯员 易星星 唐菲遥)2023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姜畲镇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六提工程”为总抓手,深入开展扁平化治理改革,提炼“同心向‘姜’来”品牌,不断加速乡村振兴步伐,推动姜畲高质量发展。先后荣获全国农业产业强镇、湖南省乡村振兴示范镇、湖南省文明村镇、湖南省同心美丽乡村示范片区、湖南省数字乡村特色试点等荣誉,辖区内青亭村获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省级“村网共建”示范村、湖南省乡村旅游重点村、湖南省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站、湖南省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示范村等荣誉,易建河村获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等荣誉。

强化党建引领,建设红色村庄,战斗堡垒不断夯实

凝聚党建合力。深入推进主题教育,充分发挥“三长制”服务群众全覆盖优势,推动“美丽家乡我来建”系列活动。主题党日全镇推行“七个一”工作法,党员参会率提高10%以上,党员凝聚力不断。实施“党建引领·村网共建”工程,青亭村与国网湘潭供电公司签订“村网共建”战略合作协议,获省级“村网共建”示范村荣誉,擦亮“红色铸魂、绿色赋能、金色塑形”品牌,增进村企文化交流,凝聚内外党群合力。“践行二十大·两新‘湘’当红”活动成效显著,其中蘑蘑哒党支部积极带动周边就业岗位150个,盘活闲置资产7处,探索共同富裕模式,荣获区级标杆党组织。

提质党建阵地。完成金马村、白鹭湖村、新城村、石龙村党群服务中心阵地提质改造,联映村红色美丽村庄建设初见成效,擦亮“赓续红壤 绿动联映”党建品牌,与区委党校、教育部门对接,打造华银生态园-青亭村-蘑蘑哒-卢氏坛乡-联映村红色美丽村庄研学和党员教育路线,创办了服务公司,对外承接党建服务,截至目前,共开展有偿接待讲解6场,经营性收入5万余元。

清朗党风氛围。一是层层落实主体责任,研究部署党风廉政建设工作30余次,传达上级指示、会议精神6次,研究制定《姜畲镇2023年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工作计划》,持之以恒纠正“四风”。二是积极履行监督责任,围绕春耕生产、扁平化治理改革、乡村振兴、人居环境整治、医保征缴、耕地恢复、厕所革命等重点工作中的干部作风问题开展督查40余次。重点开展“三湘护农”专项行动,围绕乡村振兴领域开展专项监督,处理“互联网+监督”疑点指派线索185条,开展监督6次,追回资金4400元,提醒谈话6人次。回复党风廉政意见11100余人次;三是全面深入开展干部正风肃纪,开展监督检查20余次,自查自纠并签订承诺书51人次,持续深化开展“正作风、提精神、鼓士气”专项整治行动,全面梳理各站办所2020年至2022年资金使用情况,积极向省市媒体投稿,市级以上媒体累计上稿30余篇(其中省级媒体3篇),党员干部作风进一步改进、清廉文化氛围进一步浓厚。

深耕片区治理,健全智慧平台,扁平化治理改革全面深化

数字乡村有序推进。完善姜畲智慧乡镇数字平台,有序推进乡村基层治理精细化管理,在辖区关键地段接入视频监控,实时推送重点管控区域信息,实现了社会风险断崖式下跌。全面摸清资源库和人才库,建立起全镇一张网,全面推广“千分制”积分管理,正向引导居民行为。

平安创建深入开展。累计发放《致全区居民的一封信》1.6万份,发放宣传单2000余份,排查整治娱乐场所隐患243处,张贴整治海报160余张。深入推进打击新型网络犯罪及信息网络领域整治工作。积极化解矛盾纠纷。依托扁平化治理改革,开展“三级干部进区块”活动,累计召开民情恳谈会125场,收集群众建议143条,办结群众反映问题112件,巡查上报事件560条,居民上报事件367条,摸排化解矛盾纠纷问题71条,成功处置化解阳光校园物流项目、永皮托渔场、坦克路硬化项目等矛盾。群众矛盾纠纷第一时间得到了化解,有效实现“三升三降一拓展”的治理目标。

同心美丽片区建设不断完善。按照“五联五共”要求,组织近百场特色活动,牵头实施29个项目,总投入8000余万元,引进13个非公有制企业.通过“五环工作”构筑“五色圈”,探索同心美丽乡村建设的“姜畲模式”。成功创建全市首个也是唯一一个省级同心美丽乡村示范片区。

狠抓经济工作,攻坚项目建设,经济发展实现新突破

经济运行以稳促进。2023年,全镇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预计完成10亿元,纳入GDP核算的服务业营业收入完成2100万元,社会消费品限上零售总额累计完成7300万元,同比增长10%;入库工业投资项目10个,总投资约4.3亿元,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18亿元,与去年持平。

商引资提速增效。引进500强企业共同开发乌石岭新材料产业园区;鹌鹑全产业链已完成项目签约、犀湘农林项目、华远康养中心建设项目、旺谐食品项目、永澄食品项目均已投产并开始运营;阳光校园物流项目主体、特种水产繁育基地项目、轶诚汽车检测站项目正在建设。

盘活闲置资产,强化品牌打造,乡村振兴全面推进

“一村一品”战略进展明显。一是坚持品牌建设。因地制宜,形成16个村庄(社区)发展方案。其中白鹭湖村依托水库等优质资源,试点开展“我的家乡我建设”工作,先行打造农村聚集点。全面推广雨·湖蔬鲜区域公共品牌,铺排“两个100布局”,推动“蘑蘑哒”珍稀食用菌种植全国一村一品产业发展,擦亮九华红菜薹、湘潭矮脚白等地标产品品牌,建立成片种植区,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二是发展集体经济。有序建设青亭、金马、白鹭湖供销社;金马村凝聚村企、银行合力拓展集体经济收入来源,村集体话语权不断增强。至2023年年底全镇所有村集体经济收入已全部突破10万元;青亭村、泉塘子村、白鹭湖村等6个集体经济收入均超过100万元,农民收入增速达到15%以上。

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推进有力。一是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立足蔬菜主导产业,以延伸蔬菜产业链为切入点,不断推进经济规模化、组织化、市场化发展。加强一、二、三产业间的融合。青亭村围绕“村企共建、以企带村、以村促企”的发展思路,构建“一体双核三轴五区”格局。泉塘子村依托蘑蘑哒、绿丰打造黑鸡枞菌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形成5G智慧珍稀食用菌数字化绿色化发展特色;白鹭湖村依托湘里香、农耕博物馆推动农产品深加工、农旅休闲协同发展;棋盘村依托千亩蔬菜种植基地推动地标产品种植。二是推动农业智慧化转型。依托交通优势与产业优势,大力引进农业龙头企业,发展订单农业及高端特色水产养殖业,全力推动湘潭市名特优水产苗种繁育场产业融合建设项目,养殖澳洲龙虾、鲈鱼等名贵水产,推动乡村发展由“体外输血”到“自身造血”。三是开展设施项目提质改造。我镇2023年乡村振兴项目共实施22个,总投资854.98万元。

人居环境不断优化。健全农村垃圾治理制度保障,全面深化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付费服务机制。深入开展农村环境卫生集中整治,全面推进村庄清洁“四清四治四提升”工作,积极开展国道“三治三化三提升”工作,清理垃圾1.2万余吨。做好农村问题厕所“清零攻坚行动”工作。对姜畲镇630个改厕任务进行整改排查,并对问题厕所全部进行整改。同时,督促指导青亭村区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创建并建设七个村级美丽屋场,划分6个村为人居环境整治示范片。

坚持人民至上,夯实社会保障,民生福祉持续改善

惠农政策落实进一步到位。严格执行“公正、公开、农民直接收益”的原则和“八不准、四严禁”的纪律要求,同财政部门密切合作,补贴农机购置用户10户,补贴机具10台。开展了农机安全生产培训6期,培训农机作业机手168人,发放农机安全宣传培训资料1000余份,开展年度农机安全年检检测农机125台。

村镇建设安全进一步提升。共计完成联合审批60户,共发放自建房安全相关宣传页800余份;排查整治房屋安全隐患10处,完成经营性房屋164栋消防安全销号,完成128户自建房建设合法性销号。排查辖区内隐患特征路段116处。推动解决塔岭机制砖厂烟囱、跃进水库疏通工程淤泥堆场等隐患的整改,拆除影响燃气管道安全建筑320平方。

安全生产工作进一步落实。树牢“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安全发展理念,依托计划执法、联合执法、镇安全生产大检查等行动,开展检查100余家企业,责令限期整改53家企业,处罚9家企业,合计金额8300元整,打击非法储存烟花爆竹5处。

特殊群体工作进一步做细。完成全镇农村奖扶、特扶对象摸底工作,做好全镇49人计生特殊家庭节假日慰问工作。帮助12名退役军人再就业,关爱易建河村周金星村民优秀案例获央视推介。

同时,充分发挥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支持人大、政协联工委按照各自职能开展工作,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残联等群团组织的工作开展有声有色,稳步推进老干、关心下一代、教育等工作,形成了齐心协力共促发展的良好局面。

作者:易星星 唐菲遥

责编:梅晓蕾

来源:姜畲镇

专题打赢发展“六仗”

专题专栏丨扁平化治理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