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文物会说话 | 渡头古城遗址:近万枚吴简讲述真实的三国故事
龙源临武 • 文化信息
2023-12-29 11:51:06

近日 国家文物局通报

若干“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

其中包括渡头古城遗址考古新发现——

出土近1万枚三国时期吴国简牍

渡头古城遗址位于

湖南省郴州市临武县汾市镇渡头村

是汉代至六朝时期“临武”县的

县治所在地

是一处以渡头古城址为中心

并包括了周边墓群的

古城邑聚落遗址

渡头古城遗址

分布面积17万余平方米

也是湘粤古道上保存

最完整的一处古城邑聚落址

2016——2023年

在国家文物局的大力支持下

按照“考古中国·长江中游文明进程研究”

重大项目部署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渡头古城遗址

开展了系统调查和勘探

取得重要成果

渡头古城址平面近方形 边长约100米

遗址包括古城址(衙署区) 居民生活区 

手工业区和墓葬区

其中古城是临武县衙属区

城址外东北遗址区是居民生活区

城址外西北部矿冶遗址为

手工业生产区域

此外

衙署区周边低矮山岗上分布着多个墓地

可分为南福 渡头 白石三个大的墓群

初步估计墓葬约400座

年代为西汉至六朝时期

2022年——2023年

在城内中部 西北部区域进行重点发掘

揭露出一处大型长方形房址

坐东北朝向西南 

南北长22米 东西宽8.5米

房址基槽 门道 道路 

水井 活动面等保存较好

初步判断该房址为六朝时期

重要的衙署办公建筑

经过考古人员的初步清理

J1出土简牍2000余枚 

有字简牍120余枚

J2出土简牍8000余枚 

有字简牍1800余枚

其中有字简牍中发现了

“黄武六年”“黄龙三年”

“嘉禾元年”“嘉禾五年”等文字

“嘉禾”为东吴孙权年号

据此判定为三国吴简

近万枚简牍包括木简 木牍

签牌 封检 削衣等

内容涉及临武县行政区划 赋税

户籍 屯田 矿冶等

为东吴时期临武县的官府簿籍档案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

渡头古城遗址项目负责人陈斌介绍

简牍内容讲述了

1700多年前东吴社会 经济发展状况

渡头古城遗址的考古发掘

构建了南岭地区汉至六朝时期的

考古学文化发展序列

为研究古代中央政权对南岭地区的

开发和有效治理提供重要资料

渡头吴简是继长沙走马楼吴简之后

国内出土数量最多 内容最丰富的吴简

是湖南简牍的又一次重大发现

周边矿冶遗址的发现和

出土简牍中“锡”等物产的记载相印证

也为研究南岭地区有色金属资源的开发

和中国古代冶金史

提供了重要资料

此外

在城墙外揭露出两条不同时期的护城壕

基本确定了城址始建于西汉中期

孙吴时期经过了重修南朝时期废弃

在北城门外揭露出一条用碎陶瓦 残砖

以及鹅卵石铺设而成的道路

是渡头古城控制水路 陆路交通的重要通道

遗址区和墓葬区出土西汉至南朝时期的

陶器 青瓷器 铜器 铁器

银器 石器等文物标本500余件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渡头古城遗址

项目负责人陈斌表示

考古的意义并不只是为获得惊世文物

而是要理清这些遗址和文物背后

整个中华民族文明的发展脉络

这是对中华文化最大程度的解读 还原和传承

通过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多年的连续考古发掘

渡头古城遗址被证实为“岭南型”城址的代表之一

是汉至六朝时期

地方城市发展 管理与变迁的珍贵缩影

是华夏文化多元一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研究古代中央政权对

南岭地区的开发和有效治理的重要考古资料

 

出品人:储学军

策划:钱彤 周红军

监制:万方 陈文广

统筹:刘扬

执行策划:袁晗

记者:张格 谭畅

文案:别培辉 刘昱

编辑:杨曼妮

海报设计:耿晓涵

终审:陈竞超

鸣谢: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湖南省郴州市委宣传部

 

新华网新闻中心

新华社湖南分社

新华网湖南频道

新华网山东频道

联合出品

作者:张格 谭畅

责编:邝东昱

来源:新华网客户端

专题文化中国行

专题探秘渡头古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