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潘定刚
近段时间走在大街小巷,发现很多小门店都已关闭。小店经济作为实体经济的“毛细血管”,对刺激消费、增加就业、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欠发达地区少数民族的聚居地来说,“小店经济”一直占据重要位置,不仅方便了人们生产生活所需,还为小山城增添了几分热闹。一直以来,龙山县着力推动“非禁即入”普遍落实,破除行业堡垒和“小店歧视”,落实与小微企业同等待遇,常态化开展“送政策、解难题、优服务”等活动,提高服务措施便利化程度,打通扶持政策“最后一公里”,为小店商铺发展减负、提速、增效。严格落实退税减费、缓交社保、金融扶持、减免租金等优惠政策,为市场主体注入资金活水。
这一系列优惠政策的出台,着实为一些小门店注入了复苏剂,但效果甚微,个人认为应该从三个方面长远谋划、精准发力,全面盘活小店经济。一是进一步加强科学规划。应当加大扶持力度,结合本地群众的需求,倡导特色经营。同时科学规划集群化小店商圈,增加集贸市场数量,控制市场租金水平,研发并开设小店从业相关培训课程。加强对流动摊贩的管理,加大执法力度,严禁占道经营,疏堵结合,通过合理规划和宣传引导,引导一部分小摊贩进入正规市场经营。同时引导金融机构提供适合的金融产品,提高小店经营韧性和抵御风险的能力。二是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应当优化营商环境,在放宽市场准入、激发市场活力、促进创业创新、营造良好营商环境等方面,扎实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要加强对新兴行业、新业态的包容度和有效监管;要进一步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市场准入环境,充分释放市场活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要强化服务意识,创新服务方式,全面提升监管效能,服务市场主体健康发展,不断加大知识创造保护运用力度上下功夫。三是进一步提高商户思想认识,市场主体要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加强自身学习,招收现代化的服务业人才,以市场化经营模式促进老店传承、确保新店生存;还要进一步应用信息智能技术,利用好线上线下双渠道抓好服务、营销;更要准确把握居民不断升级的消费需求,精准投资,避免盲目跟风。
作者:潘定刚
责编:朱柯源
一审:朱柯源
二审:周娇
三审:朱勇
来源:龙山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专题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经授权后,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