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冬季的到来,呼吸道疾病进入了高发期。学校、托幼机构等场所是呼吸道传染病传播流行的高危场所。为积极做好呼吸道传染病防控工作,汉寿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做如下健康提示。
一、学生应对措施
1.学生出现身体不适时应立即报告,避免带病上课。
2.保持良好个人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遮掩口鼻,注意手卫生,尽量避免用不清洁手触摸口眼鼻。均衡膳食,规律作息,适度运动,增强体质和免疫力。室外活动及时添加衣服,避免因着凉增加感染机会。
3.在疾病高发季节应尽量减少到人群密集场所活动,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进入人员密集场所时佩戴口罩。
4.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减少患病风险。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应达到10小时,初中生应达到9小时,高中生应达到8小时,不熬夜、不沉迷手机和网络游戏。
二、家长应对措施
1.关注孩子精神状态和健康状况,孩子出现发热、咳嗽等身体不适时,应及时就医、居家休息,不带病上学。帮助孩子均衡膳食,多饮水,规律作息,适度运动,帮助和带动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和生活习惯。
2.保持居室环境清洁,做好通风,每日2—3次,每次至少30分钟,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3.孩子出现呼吸道症状后,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如果孩子出现持续发热、剧烈咳嗽、病情反复,要及时就医。家人照顾患者、陪同就医时,也要戴好口罩,做好自我防护。孩子确诊后应遵医嘱治疗,居家休息,避免反复就诊。
三、学校防控措施
1.学校要严格落实晨午检、因病缺勤登记和报告等制度。发现学生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时,应及时为学生佩戴口罩并与家长联系,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后居家休息、积极治疗,避免参加集体活动和进入公共场所。教师和学生感染流感、新冠、肺炎支原体后,不得带病上班上学。
2.保持教室、宿舍、食堂等公共场所的空气流通,加强日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做好环境清洁卫生工作,开展日常消毒,设置充足的洗手设施和洗手液或香皂等卫生用品,主动引导学生课间活动后增加洗手频次。
3.全面落实“双减”要求,注重课堂教学提质增效,建立高质量作业设计机制,全面压减作业总量。根据学生身体状况,制定差异化教学设计,对患病未愈学生的知识学习和家庭作业不做强制硬性规定,不建议患病期间赶、补作业。
四、医院机构防控措施
1.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严防医源性感染,医务人员接诊发热、咳嗽等症状病人时,必须执行标准预防措施。严格执行在门诊、急诊、发热门诊的消毒隔离制度,严防交叉感染。
2.加强门急诊、病房等公共区域的通风换气,配齐消毒隔离设施和用品。严格落实预检分诊制度,控制门急诊等区域就诊人员流量,引导就诊和陪同人员佩戴口罩。
3.接诊医师应做好健康科普,告知家长冬季呼吸道传染病临床特点、治疗要点和防护要求,缓解家长和患儿焦虑情绪。
4.三级医院人员密集,就诊压力大、等候时间长、交叉感染的风险相对也高,如患者症状较轻,建议可首选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或综合医院儿科就诊排查后,依情况再赴上级医疗机构就诊。
一审 李 俊
二审 朱自刚 曹亚玲 童忠平
三审 张智峰 全海波
作者:汉寿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责编:彭炼
来源:汉寿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专题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经授权后,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