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防通信系统建设浅析
□吴钟海
最近几年,我国人民防空通信系统建设日益发展,各项机制越来越完善,信息化水平逐渐提高。人民防空通信系统被誉为人防指挥的“千里眼、顺风耳”。它作为上级指挥员及指挥机关在防空袭过程中,对下级指挥员和指挥机关、人防专业队伍和人民群众实施组织领导的主要途径,在战时有效的动员和组织群众防备敌人空中袭击、消除空袭后果,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发挥着重要作用。
建设人防信息化通信系统应根据人防工作的特点,立足人防的现实,根据两防一体化得要求,做到战时应战,平时防灾,重点建设,重在实用的原则,所以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建设:
(一)警报通信
城市人民防空警报通信,是人民防空战备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人民防空部门所独有的通信设施。着眼未来信息化战争和平时防灾应急救援的需要,应尽快建成布局合理、设备先进、传递快速、灵敏可靠的警报通信系统。首先要逐步建立起一套数字化的空情报知通信网络;其次要研制人防部门空情分发系统,将接收的空情分发给需要空情信息的地方;再次要将空情信息传输给人防指挥自动化系统进行综合处理。
(二)短波与超短波通信
由于短波与超短波通信的固有特点,长期以来,始终是军事指挥的重要手段之一,被广泛地应用于军队。民用方面,短波与超短波通信在人防、水利、气象、邮电、交通等各个部门,用以传送图像、数据、语言、文字等信息,为应急抢险、防洪抗灾、服务社会等发挥着积极作用。
(三)卫星通信
近年来在人防信息化的建设中,卫星通信它以其覆盖广、容量大,距离远、质量优、具有灵活的可移动性等优点越来越受到重视,它是未来全球信息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移动通信指挥车
移动通信指挥车能极大地增强通信保障能力,提高人防指挥反应速度,为防空、防灾、抢险救灾、应急救援提供有力保障。根据需要移动通信系统应包括以下系统:单边带短波通信系统、超短波通信系统;有线通信系统;网络系统;卫星通信系统;警报信号发放系统。
(五)注重人才培养,提高综合素质
高素质的专业队伍是保证人防通信信息化建设的条件与基础,为推进人防通信信息化建设进程,要大力培养懂知识、懂技术的高素质信息专业人才。
在人才培养方面需采取多样的手段,既要注重基本技能训练,也要重视理论知识学习。将短期培训与长期培训、在职教育和学校教育结合起来,搞好继续教育工作,向人防通信系统建设输送需要的人才。
总之,人防通信建设要采取多种措施,加强自身建设,着力提高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应根据平、战时期担负的任务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按照平时防灾的标准,战时防空袭的要求,确保在紧要关头,能够用得上、起作用,不辱使命、圆满完成任务。
责编:刘跃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