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丨他做的每一件事都让村民感动
新宁远 • 民生资讯
2020-12-24 11:55:54

——记宁远县桐木漯瑶族乡桐木漯村“第一书记”杨银桥二三事

山雨漓漓,泥泞的山路上,一位瘦弱的戴着眼镜的中年人吃力地搬动着从山坡上滑落挡在路上的大石头。雨水打湿了他的眼镜,他腾出手来一扶,黄泥沾满了脸。这是宁远县教育局派驻桐木漯瑶族乡桐木漯村驻村工作队长兼第一书记,人称“眼镜书记”的杨银桥常有的形象。

桐木漯村地处宁远县最北端,山高坡陡、山体滑坡塌方等自然灾害频发。全村居民聚集于深山腹地,闭塞贫穷,信息缺乏。2017年4月10日,杨银桥被选派到桐木漯村担任“第一书记”。一头挑着乡情民意,一头挑着脱贫大计,这个文弱的“眼镜书记”,走过风雨兼程的驻村扶贫之旅,用信仰、坚守、忠诚点燃村民心中的激情与梦想。

初心如磐一年换了七个轮胎

“一定尽全力让这里脱贫。”在桐木漯村山大人稀的田间地头、村头巷尾,“眼镜书记”杨银桥践行着许下的诺言。修公路,建水塔,扶贫扶志,兴业富民,为桐木漯村发展带来希望的曙光,铺就通向小康的坦途。

山高坡陡、信息闭塞的桐木漯村,村民要想靠种地脱贫,基本上不可能,外出打工成为脱贫致富的唯一希望。

“千难万难,也要发展产业。”杨银桥说。可怎么发展产业?村里的优势在哪里?杨银桥不断地问自己。为此,他坚持走村串户,摸实情,办实事。为动员贫困户加入众志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他每日挨家挨户做工作。为增加贫困户收入,他用自己的一辆私家车无偿托运,帮助郑际奎、房学安等贫困户推销鸡鸭。由于经常在颠簸、崎岖的村道上行驶,一年来,他的车已换了七个轮胎。桐木漯村9组贫困户冯知玉,以养殖求发展,把猪场建在了半山腰上。因资金有限,冯知玉只能以一条简陋的索道横过山谷来运输必需品。空中飞人式的索道穿行深深地刺痛了杨银桥的心。杨银桥多方奔走,为冯知玉申请小额扶贫贷款50000元和贫困户种养补贴4000元,修建了简易公路,方便了猪场的生产和管理。

“他给我们村带来了希望,让桐木漯村不再贫穷,让我们也有美好未来。”桐木漯村党支部书记房学斌带来了全村人的心声。

无怨无悔一月走坏六双鞋

2017年7月1日,星期六。夜半时分,一场突袭的暴雨,冲毁了桐木漯村的山林、良田、水坝、沟渠、道路和电力设施。“眼镜书记”杨银桥第一时间带着驻村干部、村干部和村民们一起查看灾情。这一守,便是一个多月的连轴转。涉污浊水,踏泥泞路,徒步辗转各自然村查看受灾情况,为灾民送米送油,为抢修生产生活便道舞动锄镐,为电力抢险工程队搬运电杆,指导村民开展生产自救……7月23日,昼夜不息的辛苦操劳,杨银桥重度中暑昏倒了,抢救醒来,拔掉针头转身就回到灾后重建现场。一个多月的徒步抗灾救灾中,他走坏了六双凉鞋。

默默付出、无怨无悔,作为驻村“第一书记”,杨银桥照顾村民比照顾自己的家人尽心得多。去年过世的五保户李水妹,自幼不能行走,生活不能自理,居住在人烟罕至的半山腰,其监护人三五天才能上去一次,料理一下她的生活。如此境况,让杨银桥的心情倍感沉重。他一边向乡政府汇报,为李水妹申请危房改造,一边向村民们劝说,为李水妹在村道旁寻找宅基地。新房建好后,他又与电力公司联系,为李水妹安装照明电路。一切就绪后,他与村干部一起把李水妹抬到了新家。

身为共产党员的村民刘海洋深情地说:“杨银桥书记与我们非亲非故,却把我们当亲人看,把我们的事当自己的事来做,党员的表率作用发挥得真棒!”

矢志不渝千方百计找出路

“我是教育者,扶智的关键是转变村民观念。”漫漫求索路,杨银桥从未停歇。作为扶贫工作者,杨银桥深知要解放思想,激活沉睡的“变革因子”;要走出大山,架起与外界沟通交流的桥梁。他联系省市学科带头人到桐木漯村对青少年进行励志教育专题讲座,与青少年探讨理想和知识对人生的影响。一度失去求学信心的女孩冯石连重新坚定了发奋读书的信念:“感谢杨老师,是他改变了我,让我明白了读书的重要性,我也要像他一样成为一个有知识的人,将来好好回报家乡!”

要真正走出大山,易地搬迁可谓是最有效的途径,但要说服世世代代居住在大山深处的村民搬离,并非易事。杨银桥走家串户,三番五次深入建档立卡贫困户家中,与他们促膝谈心,耐心细致地做思想工作,成功说服他们搬出大山。现在,搬迁到县城安置的刘朝凤能安心在广东务工了,妻子董梅娟既可在县城找一份工作为家庭增收,又可照顾年迈体弱的婆婆和幼小的孩子。

桐木漯村前两年发现域内的野生樱花和野生杜鹃花,并被宁远电视台、湖南经视、中央2套《第一时间》栏目报道后,杨银桥发展产业富民之心更加强烈,不但实地察看,发掘旅游资源,提出了建设成集古文化遗址、自然景观、红色教育基地、休闲娱乐于一体的旅游区的设想,更是利用一切机会向领导汇报,向老板游说,争取早日开发,富民强村。

“三年多来,有苦有乐,有过徘徊,有过迷茫,但我最终选择坚守。乡亲们但凡遇见大事,都会找我商量,这种被信任、被需要的感觉,让我对‘共产党员’这个身份有了更高的觉悟!”看着乡亲们一张张淳朴的脸庞,看着乡亲们告别泥泞,住上新房,吃上自来水,看着孩子们不再为上学费用发愁,百姓不再忍受病痛……这位文弱书生心中越发充满了底气。他从心底里感到,付出的汗水、心酸和艰辛,值了!

责编:严万达

来源:宁远县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