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良桂,衡东踏庄乡(今洣水镇)人,1905年生。作为土菜名厨,他擅长红案、白案跟油案,他主理的新鲜牛肉粒炒兰粉—“蚂蚁上树”,衡东土菜更是样样拿手,生炒羊肉和红烧草市豆腐,在业界享有盛誉,号称衡山“三把勺子”中的一把。又因为曾经给蒋介石及国共合作等军政要员主厨,做口味菜,人称“御厨陈大瓢把子”。
衡东融媒10月9日讯(融媒体记者 陈永忠) 陈良桂(1905—1992),衡东踏庄乡(今洣水镇)人,1905年生。早年参加罗荣桓在南湾领导的农民运动,在农民运动讲习所担任会计。大革命失败之后,白色恐怖笼罩衡山,他悄悄躲到县城“太平洋饭店”当起了学徒。由于好学善钻,深得师傅喜爱,几年锤炼下来已能烧得一手好菜,逐渐成为全县有名的大厨,号称衡山“三把勺子”中的一把。
抗战时期,在南岳磨镜台山庄掌勺。期间,蒋介石先后七次到南岳主持军事会议。每次都是陈良桂为蒋介石及国共合作等军政要员主厨,做口味菜。其中,他主理的新鲜牛肉粒炒兰粉—“蚂蚁上树”,是蒋介石顿顿不厌的桌上最爱。他因此而名噪一时,人称“御厨陈大瓢把子”。
1958年,有关部门有意将陈良桂外派到中国驻苏联大使馆掌厨,考虑到自己年纪偏大,被他婉言谢绝。
1966年秋天,在衡山县公安局食堂工作期间,跟时任县革委会秘书王国光二人找到了位于湘江河滩的毛泽东堂妹毛泽建英烈的遗骨和墓地。1968年后,应好友邀请,调入衡东县人民医院食堂工作。
1974年冬天,年近古稀的他,按照县政府安排,为前来衡东参加全国林业工作现场会的陈永贵副总理等中央领导做家常菜。
他是德艺双馨的手艺人。1978年改革开放之初,有人在衡山火车站开办饭店,请他做技术顾问,开出日薪50元人民币加两包香烟,他不为高薪诱惑而断然拒绝。但年过八旬,他还乐为大众送福利,时常应邀为县直机关单位年前会餐亲自掌勺。为了一饱口福,许多单位从小年之前开始排队,一直排到大年三十前一晚。
作为土菜名厨,陈良桂擅长红案、白案跟油案,衡东土菜更是样样拿手,尤其以一碗生炒羊肉和红烧草市豆腐,在业界享有盛誉。
1992年冬天,八十七岁高龄的陈老不幸病逝。高悬于灵堂的挽联:“高龄至耄耋,应无遗恨赴泉台;绝技是烹调,亦足留芳于世上。”对陈老名厨一生做了最好的评价!
一审:阳 洋(实习)
二审:廖婷婷
三审:刘晓钰
责编:阳洋
来源:衡东县融媒体中心
专题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经授权后,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