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平化治理改革】湘大社区:找准小切口,“四共”惠民生
最爱大雨湖 • 要闻
2023-09-25 10:36:17

雨湖新闻网讯(通讯员 娄贞)湘潭市雨湖区长城乡湘大社区毗邻湘潭大学,辖区面积2.48平方公里,居民小区6个,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共计6万余人。社区最大的特点和优势是拥有丰厚的高校资源。近年来,湘大社区在雨湖区扁平化治理改革进程中,紧密结合自身优势特点,找准基层治理小切口,凝练独具特色的“四共”工作法,把扁平化治理的经验成功转化为居民群众的实惠。

“共建”补齐资源短板。社区充分发挥紧邻湘潭大学的便利条件,以“校社融合”为主题,深化共驻共建联合机制,与湘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等11个院系签订合作协议,打造湘大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利用高校教育资源,提供居民特色服务,开设了未成年人寒暑假兴趣班、老年人防诈骗课堂等服务项目。其中,“周末作业帮”活动已连续开展3年,深受辖区居民欢迎。每年活动为期3个月,约32天、128场,既为有需要的居民家庭提供安全、健康、有益的“周末学业辅导服务”,又为大学生搭建社会实践平台,实现自我价值。社区建设“青年之家”服务阵地,联动社会资源为青年学子提供“点单”式服务。开展的“防灾减灾进校园,护航师生保平安”教育、“校地警民联手·共建无诈校园”系列宣讲等融合了社区扁平化治理和高校现实需求,推动青年学子与社区双向奔赴,为基层治理注入新能量。

“共享”铺设幸福底色。社区把力量集中在民生焦点,让治理成果看得见,摸得着,人人享有。湘大教师公寓小区为湘潭大学自建商品房住宅,入住1275户,居民大多为湘潭大学教职员工及其家属,社区进行了雨污分离改造,加装适老化电梯。此外,湘蓄小区成功申报危楼修缮项目,从国家部委争取资金192万元,为108户居民解决房屋隐患和居所美化;肉联小区反映的房屋漏水问题得到妥善解决,对小区3000平裸露黄土进行硬化、绿化;为大学里小区老年人修建老年活动室一间,添置4个室外乒乓球台,解决了近200名老年人无处学习娱乐的困境;为肉联小区新申报室外健身器材一套,新建篮球场一处,解决了小区400余居民无处健身的难题;突破燃气入户最后一公里,成功地解决了肉联小区78户居民用燃气的困境;对辖区80名残疾人基本信息和服务需求情况进行摸底调查;着力打造社区“阳光低保”“温馨低保”,提供上门服务近100人次。

“共生”开创治理新局。社区致力于创新青少年公共参与活动,建设活力社区,切实服务于社区老人,和湘潭大学共同组建了“湘亲湘爱·情暖夕阳”为老帮,为辖区老年人提供家庭照顾、安全防护、社会融入、电子设备使用等服务,进而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目标。打造湘大社区志愿服务品牌日,将每月主题党日定为“爱帮日”,免费为辖区居民提供体检、剪发、维修家电、法律咨询等志愿服务活动,帮助居民解决实际问题。依托社区党支部,充分发挥高校党员、团员和学生干部青年主力军的作用,打造了一支“有平台、学习交流好,有载体、汇聚人才好,有渠道、作用发挥好,有阵地、抒发情怀好,有特色、品牌示范好”的“五有五好”精品志愿服务队伍。这支志愿团队在湘潭市创文创卫期间组织志愿活动50多次,清运垃圾100余车,清理楼道杂物150处,发放宣传资料5000份,志愿服务、互帮互助已成为湘大社区居民日常时尚。

“共荣”绘就和美画卷。社区结合湘潭大学师生科普社会实践任务,每年在青少年中开展科技创新活动15次以上,2020年成功承办雨湖区“科技战役,创新强国”科技活动周活动,2021年成功申报了第五批湘潭市科学技术普及基地,投入2万元加强国防科普宣传栏的项目的建设,进一步增强了辖区内居民的爱国主义意识和国防观念。湘大社区举办“庆国庆·迎重阳”等大型文艺汇演活动,每场活动都能吸引到300名以上居民和师生参加;开设“情暖夕阳”老年课堂,辖区2000余名老年人有了自己的精神家园;走进大学里等小区开展空巢老人、留守儿童陪伴。社区成功指导湘大教师公寓、金翰林商业街成立“业主委员会”,培养壮大社区自治力量,激发觉醒居民参与意识,推动社区形成共建共治共享新局面,社区实现从“安居”到“乐居”的蝶变。

作者:娄贞

责编:梅晓蕾

来源:长城乡—湘大社区

专题专栏丨扁平化治理改革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经授权后,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