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国评论|种好“中国粮” 端稳“中国碗”
新赫山 • 要闻
2023-08-31 09:28:09

近期,印度禁止大米出口在世界引起轩然大波。作为世界重要大米出口国的印度,2022年大米出口总量约2200万吨,占世界大米出口量40%以上。印度此举,无疑对世界各国均产生了巨大冲击,不少人纷纷担忧,是否自己也要开启“屯粮”模式。根据新华网报道,我国粮食生产实现“十九连丰”,总产量连续8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粮食市场运行平稳、粮食安全保障有力。虽然暂时无需担心缺粮问题,但我们仍要未雨绸缪,只有“建”好农田、“管”好市场、“防”好腐败,才能将“中国碗”长久端稳在手中。

“建”好农田,多措并举助力产量提升

“坐吃山空,立吃地陷”。只有不断加大粮食产量提升,才能保障“碗”中“粮”不减。一是用科技赋能为增产提速。近年来,随着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最为“接地气”的工作也开始逐渐“潮流”起来,从无人机喷药到无人化管理,从机械收割到激光除草,科学技术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逐年攀升,科技兴农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效,让我们不禁感叹国力之强盛。但在我们将其引以为豪的同时,仍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国对标发达国家仍有差距,农业规模化、机械化、专业化生产仍需提升。二是用耕地保护为产量护航。民以食为天,食以土为本。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基。”只有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严格遏制土地“非粮化”“非农化”,严守耕地保护红线,14 亿中国人的饭碗才能越端越牢。三是用高标农田为产能强基。高标准农田有着质量高、产出能力高、抗灾能力高、资源利用效率高四种优势。习近平总书记曾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可见高标准农田建设之重要。在未来,我们仍要继续为高标准农田扩规模、提质量、强管护,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扎好高标准农田长效运营“篱笆”。

“管”好市场,多方协力守护粮食安全

粮安天下,农稳社稷。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粮食安全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提出了“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新粮食安全观,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一是要用好法律“指挥棒”。8月2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粮食质量安全监管办法》,明确了粮食经营者对粮食质量安全承担主体责任,从事粮食经营活动,应当严格执行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及标准等一系列内容,为粮食质量安全前路提供了“指路明灯”。二是要把稳企业“方向盘”。作为粮食生产经营者,只有把牢食品生产、运输、销售的每一个环节,做到可溯源食材品控,全透明食品加工,让食品企业担当起社会责任,才能做到无愧于心、无愧于社会、无愧于人民。三是要拧牢监管“责任阀”。从收谷到仓储,从田地到餐桌,粮食安全涉及多个环节、涉及千家万户,监管责任不能松懈。市场监督管理等相关部门要压实监管责任、理顺管理体制机制、保障粮食储备经费、强化粮食执法监管,为百姓拧牢食品安全监管“责任阀”。

“守”好思想,拒腐防变保障粮食仓储

民为国基,谷为民命。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作为“看守”粮仓的“守门人”,更应警惕粮食购销领域腐败。一要思想武装头脑,强化“不想腐”的信念。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同向发力,用理想信念强基固本,深刻认识领会粮食安全是战略性安全,也是系统性安全。将工作使命意义放在心上、记于脑中,争强拒腐防变能力,将“不想腐”的思想入脑入心。二要健全保障机制,拉起“不能腐”的防线。“少数人靠自觉,多数人靠制度。”对于粮食仓储要规范权力运行,针对粮食储备计划、分配、贷款、购粮、储备、轮换等多环节要建强制度、加强监管,持续建立健全法律法规,用强有力的制度构筑安全防线,严防“以旧当新、空进空出、虚报损耗、蓄意压价……”等各类腐败行为的发生,将“不能腐”的防线拉到最高。三是要坚决打击腐败,筑牢“不敢腐”的红线。畅通“信、访、网、电、微”等举报渠道,多方面多渠道收集问题线索,推动财政、审计、市场监管等多部门联合行动,对问题严查核实,发现腐败行为坚决打击。以刚性的制度约束、严格的制度执行、强有力的监督检查、严厉的惩戒机制,将“不敢腐”的红线贯彻到底。

“种”好田方能增产,不浪费亦是提升,让我们携起手来,一同为端稳粮食安全“中国碗”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作者:周杰

责编:卜文章

一审:丁洁冰

二审:皮尉人

三审:向杰

来源:泉交河镇

专题山乡有理

专题芙蓉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