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区文旅广体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四城”战略,真抓实干、开拓进取,尽管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文化馆五年一次的评估验收、文物普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文体活动开展、群众文艺汇演活动、文化体育产业发展、文化项目推进、旅游景区打造、旅游产品开发等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但离人民群众的期待和区委区政府的工作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省委“三高四新”战略、市委“二中心一枢纽”战略和区委区政府“四城”战略,扎实推动文旅广体事业和文旅广体产业高质量发展,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全面建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现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一是要千方百计建好新三馆一中心。目前的三馆地理位置偏、场地窄、服务效能低下。为此,加强新三馆建设迫在眉睫。要纳入区委区政府议事日程,成立前期工作专班,切实推动新三馆一中心建设的落实。二是推动乡(街道)新建2个综合文化站和提质改造3个综合文化站。实现场地建设升级达标,更好地满足文化艺术工作开展的需要。三是全面推动44个村(社区)文化服务中心的提质改造,实现“七个一”的达标要求,更好地服务辖区内的人民群众。四是要拓展创新服务方式手段。加强共享书吧、智慧图书室建设,合理布局,办点示范,提高村(居民)的阅读率,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五是加强管理,提升服务水平。切实加强三馆、文化站、文化服务中心的管理,建立健全工作制度,配置服务物品,完善服务功能,改善服务态度,提升服务水平,进一步推动管理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建设。
2.加强文化事业建设,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一是要充分发挥文化馆、图书馆、美术馆在我区文化事业建设中领头羊的作用。切实解决三馆的经费编制问题,能够有人做事、有钱办事,引得进人才,留得住人才;能够组织开展活动,指导群众文化活动,创作小戏小品,做好培训工作,开展阅读推广活动等。二是要制订出台文艺创作奖励机制。不断激发我区文艺工作者和文艺爱好者的创作活力、创作激情,力争每年创作出一批精品力作,积极参与文艺创作“五个一工程”。三是要积极举办文艺汇演活动。要以“欢乐潇湘”“宝庆群艺汇”“春节联欢会”等品牌活动、重大纪念活动、节庆活动为抓手,大力推动乡村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争取每年都有思想深刻、艺术性强、群众喜闻乐见的作品面世,扩大我区文化影响力。四是加强文物保护工作。抓好文物保护点的维修保护工作,做好文物保护点的安全生产工作。切实将文物保护点纳入城乡空间规划,确保文物安全。五是要切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保护和传承工作。做好“宝庆瓷刻”“喻家花龙”“湘窖酿酒术”等非遗项目和非遗传承人晋级申报工作,加大宣传力度,切实转变“墙内开花墙外香”的局面。引导非遗传承人选好传习人,做好传承工作。六是常态化开展好文化惠民活动。抓好三馆免费开放工作,确保每年购置部分新图书。做好送戏送影下乡、下社区、下企业、下学校工作,每年完成60场任务。七是充分发挥好“村村响”的作用。建立维修制度,做好维修工作,加强管理,切实发挥好“村村响”在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动员发动群众、方便村(社区)工作部署等方面的作用。八是大力推进机关文化、企业文化、廉政文化、校园文化、社区文化、家庭文化建设,夯实基层群众文化基础。九是抓好北塔历史文化的挖掘工作。尽管北塔范围窄,但还是有许多的历史文化资源的,比如:北塔、状元洲、神滩晚渡、白公城、昭陵郡等,擦亮北塔的历史名片。十是抓好文化事业项目建设,丰富平台载体。加大项目推进力度,确保早日建城生效。加大项目申报力度,切实做好与上级部门的沟通衔接,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发展壮大我区的文化产业。
3.做好“融”字文章,推动文旅产业融合发展。一是加大旅游产品开发力度。积极推进犬木塘“宝庆丹霞文化园”旅游综合体、北塔文旅产业园、宝庆府古城、曹婆酒文化小镇、特色文化街区改造、资江沿岸风光带的打造等项目的招商引资工作,力争项目早日建成生效。二是做好旅游发展的整体规划。既然区委区政府提出“文旅兴城”的发展战略,那么制订旅游发展的整体规划就势在必行,通过规划的引领,逐步推动我区文旅产业的发展。三是着力打造好现有的三张名片,即:景区名片——湘窖4A级工业景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名片——古塔北塔,省级非遗名片——宝庆瓷刻。湘窖酒业4A级景区主要是做好推介工作,纳入省市旅游精品线路范围,做好提质改造工作,丰富旅游产品等,不断提升景区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国家文物保护单位——北塔。主要是推动北塔公园的建设,高起点规划设计、高品味打造,建成一个集历史景观、人文景观、沿江风光于一体的景点性公园。宝庆瓷刻主要是做好人物宣传、工作室打造、瓷刻艺术品展示等工作,将瓷刻艺术发源于北塔的观念传递给世人,让一到邵阳的游客就会想起宝庆瓷刻。四是依托乡村振兴战略,着力打造特色小镇。按照一村一特色的要求,将李子塘村、苗儿村、田江村、茶元头村、沐三村等打造为三星级以上乡村旅游景点,做好景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申报工作,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完善游客中心、旅游厕所等基础设施配套。五是做好开发利用工作。将文物保护点、非遗项目、可挖掘的历史遗迹和历史故事进行开发包装,进而打造成为旅游景点,做好文旅融合文章。六是积极推进省级全域旅游目的地建设。编制好北塔旅游地图,打造好北塔精品旅游线路,加强智慧文旅平台建设,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加大文旅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配套功能。七是创作大型旅游剧目。挖掘北塔历史故事,创作编排大型历史剧目,做好旅游推销工作。八是加大宣传推介力度。旅游产品要得到旅客的关注,离不开营销策划,离不开宣传推广,要高频率、多角度地宣传具有北塔特色的文化旅游产品。九是加强旅行社管理。提升导游的业务水平,不断改善服务态度,积极推介北塔旅游产品,讲好北塔故事。十是积极发展夜市、夜间旅游演艺活动、夜游景区项目等,形成全域旅游的“全时段旅游”概念,有效延长旅游时间、增加旅游产品供给。
4.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体育事业发展。一是积极推动全民健身中心、足球场、篮球场、羽毛球场、健身步道、户外运动营地等基础设施建设,合理布局,纳入空间规划,有序推进。二是扎实推进体育小镇、体育公园、山地自行车赛道、水上运动训练中心等体育项目建设,逐步做大我区的体育产业。三是加强健身器材的订购、配发、管理、维护和更换工作,不断提高村(居)民晨晚练的参与度。四是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支持发展健身球、健身操、健步走、太极拳(剑)等群众喜闻乐见和有发展空间的体育项目;大力推广武术、龙舟、健身舞等传统体育项目;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推行以“八段锦”、第九套广播体操、太极拳、健身气功等为主要内容的“工间操”制度,倡导每天健身1小时。五是抓好体育指导员培训工作,培训一批爱好体育活动、热心体育事业的指导员,通过体育指导员的宣传发动、培训推广,在全区上下形成重视体育活动、支持参与体育活动的浓厚氛围。六是举办体育比赛活动,推动体育运动开展。积极组队参加国家、省市组织的体育比赛活动,争取取得好的成绩。
作者:区文旅广体局
责编:杨栩荣
来源:北塔区融媒体中心
专题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