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牢抓住规上工业企业这个主体
除当年新增工业企业外,规上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数据填报相对比较成熟。每年的成本费用调查工作都可以看作是一次“普查演练”,特别是2022年成本费用调查制度改革后,所有规上工业企业都“预演”了一次五经普,这不仅提升了基层和企业统计人员对主要经济指标的审核水平,更提高了工业增加值核算基础指标的数据质量。
建议对2022年成本费用调查过程中的重难点问题进行全面复盘和总结梳理,开展规上重点工业企业增加值四项构成实地调研,进一步摸清四项构成在会计科目中的分布情况,进一步理清取数原则和填报口径,为五经普登记阶段更好指导工业企业填报增加值四项构成打下基础。
此外,普查年度采用收入法核算增加值,企业效益状况直接影响五经普工业增加值四项构成。要高度重视、持续关注工业企业效益月报主要核心指标运行情况,做好增加值测算比对和数据衔接研究。
把好规下工业企业和个体户填报质量关
规下工业企业和个体户具有生命周期短、关停搬迁变化快等特点,财务核算往往不健全、不规范,在清查阶段会出现“僵尸单位”“经营异常”“联系不上”等问题,在登记阶段会出现企业配合度不高、取数繁琐麻烦、漏报错报数据等问题。从五经普试点情况看,规下工业企业和个体户数据填报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为此,从清查、登记到数据审核全过程,都要把好规下工业企业和个体户填报质量关。单位清查阶段,要重点强调规下工业企业和个体户数量查全找准,这是增加值指标填报的前提和基础;登记审核阶段,要因地制宜、精准施策,不仅要关注总量、人均值、户均值等指标,还要从“查亏损单位”“算人均薪酬”“抓抽样个体”等角度核实增加值构成指标,这些是审核规下工业企业或个体户填报数据的重点。
对于工业个体户,要打消普遍存在的“怕露富”疑虑,特别是对于营业收入、雇员支出、成本费用等需要填报的经济指标,对于税率、利润率、单位成本等审核需要用的比率指标,在登记阶段就要组织有专业知识、有调查经验、对行业情况熟悉的普查人员加强填报指导和查询审核。
盯紧盯牢增加值四项构成核心指标
从历次经济普查及年度工业成本费用调查结果来看,增加值四项构成中占比最高的是劳动者报酬及营业盈余,合计比重超过70%。因此,在普查登记和数据审核阶段,要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坚持“靶向发力”,盯紧盯牢增加值四项构成核心指标。
应付职工薪酬是增加值构成中劳动者报酬部分,有的企业对薪酬口径理解稍有偏差,认为薪酬就是工资口径,填报数据可能会低于实际情况。“从业人员”看似与增加值没有直接关联,但是有人才会有薪酬,人数算少了也会导致薪酬漏报,因此提高薪酬指标质量必须搞清填报口径和从业人数。
营业利润是增加值构成中营业盈余部分,对于规上和规下工业企业,要关注近年来分行业营业收入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等比率指标与行业平均水平相比变动较大的企业,对其重点加强查询审核。
对于工业个体户,考虑其对营业收入等指标较为敏感,可以通过获取相对不敏感的人数、产品产量、用电量、成本费用等相关指标,根据产品产量估算法、成本费用推算法等验证营业收入和利润等指标,避免个体经营户漏报和瞒报,从而真实反映工业个体户生产经营状况。
责编:易阳思
来源:雨湖区统计局
专题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