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老今早上怎么没来看报纸?”“大家上厕所的时候千万要注意别滑倒了。”
午后,白沙洲街道纺织新村的老年服务活动中心里,今天轮到纺织新村四党支部书记蒋少梅同志值日。换上红马甲,查看监控、整理报纸、打扫卫生,少梅书记游刃有余地做着日常的工作。
“我们社区自主成立了三个居民自治组织,志愿者协会、老年协会,还有个协调委员会,我是我们志愿者协会的会长,平常大家都轮流在老年服务活动中心值班。” 蒋少梅向记者介绍道。
蒋少梅在老年活动中心与老人们亲切的交流
“社区里现在居住的老年人多,日常中总有大大小小的事需要帮助,我们成立这三个协会,帮社区分担了许多压力,日常治理效率也高了不少。”
蒋少梅是原衡阳纺织印染厂的员工,退休后,积极响应社区的号召,毅然投身到社区的基层治理工作中。从此20余年的时光中,社区的大街小巷里到处都能看到蒋少梅风风火火的身影。
平日里,蒋少梅就像是社区里的“百晓生”,下水道堵了、旧房子要重新装修了、失独老人采买不方便了,社区里大大小小的事,她都了然于胸,处理起来也都娴熟无比。在走街串巷中的一声声问候中,我们不难看出她平时和邻里融洽的相处。
2021 年 5 月,社区里收到市老年办下发的一项惠民工程政策,为社区里需要帮助的居民免费改造居家设施,名额有限。蒋少梅一听到这个消息,立马想起了社区里陈羽隆奶奶。陈奶奶的老伴、儿子在多年前都因病去世,女儿常年在外务工,陈奶奶如今 70多的高龄,自身也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等多项疾病,平常一人独自在家,生活起居极不方便。在蒋少梅的积极争取下,如愿为陈奶奶争取到这个指标。政策有了,怎么实施呢?趁着陈奶奶住院的期间,她先后组织社区里 10 余名志愿者,将陈奶奶家的家具移位、墙面刷漆,还重点把奶奶家厕所重新装修了一遍。看着家里焕然一新的样子,从医院出来的陈奶奶大为感动,“我真的太感谢蒋少梅书记了,对我真的太好了,家里这些事没让我操一点心,现在厕所改完后我方便多了。”陈奶奶紧握着蒋少梅的手对我们说道。
记者随着蒋少梅来到她的家里,一进门,不大的空间里,桌椅整齐地摆放着,门檐上、窗户上、墙壁上,到处挂着红彤彤的剪纸,显得家中一片生机勃勃。蒋奶奶扶着老伴颤巍巍地从卧室里走出来,爷爷看到家里来客人显得格外地开心,一个劲地和我们打招呼。
“我和老吴在一块40年了,他前些年患上脑梗,抢救回来后,腿脚不方便,眼睛也不大好使了,走路、洗澡这些日常行为都要人帮忙。”言语间,蒋奶奶一贯爽利的嗓音透露出一丝难过。
“他总笑我说退休了怎么比上班还忙,经常逢年过节还在值班。”“大家都说我好样的,不离不弃照顾老头子这么多年,其实我也很感谢他,患病这些年,老头子一直心态很好,也一直支持我出去工作,他知道我在家里坐不住,都跟我说在家他能照顾好自己。我在外面做事的时候,他就在家给我整理照片,这个家是我们共同努力经营下来的,少了谁都不行。”采访过程中,蒋奶奶一直牵着爷爷的手,爷爷的眼睛也一直朝着奶奶的方向。风雨几十年,无尽的爱与誓言都藏在了朝暮间的陪伴里。
“去年区里评衡阳好人,我们本想为少梅书记争取一下,她却摇摇头跟我们说不用,她不需要什么荣誉表彰,能为百姓做点实事才是最好的。”纺织新村社区党委书记蒋易岑和记者介绍道。
【记者手记】
两天的采访下来,最令我感到印象深刻的是蒋少梅书记时时刻刻挂在嘴边的“党员”二字,尤其是初把摄像头对着奶奶时,她郑重地从口袋里拿出包装严实的党徽,仔细地别好在胸口。大概从那个时代走过来的人,对于“党员”二字,总有着无比崇高的信仰,带上了这个称谓,就担起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在我们看来,应是颐养天年的年纪,但老一辈的党员前辈们,却仍愿意尽自己所能尽的所有力量服务人民,只为听到那一声“党员真是好样的。”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在如今这个快节奏年代,有太多人匆匆往前看向自己的远方,却鲜少有人停步驻足,把目光投向身边需要帮助的人。大概正是因为这样的稀缺,当看到蒋少梅书记如此无私奉献、心怀大爱,却又默默无闻、淡泊名利,我们才会感到格外地震撼与感动。
作者:谭予卉 贾路义
责编:覃朗
来源:雁峰区融媒体中心
专题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