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翔:深圳大学文学院教授。主要作品有《当代文学创作新论》《南方的爱》《绿皮车》《抄家》《伯爵猫》《手上春秋——中国手艺人》等。获中华优秀出版物奖、北京文学奖、上海文学奖、鲁迅文艺奖、"花地"文学短篇小说金奖、林斤澜短篇小说奖等。
5月20日,南翔作品《伯爵猫》入选第一届"芙蓉文学双年榜·芙蓉文学图书榜"作品。汨罗融媒体记者对南翔老师进行了专访。
南翔:我母亲是湖南汨罗人,20多岁才离开家乡,迄今已经70多年了,她今年99岁了。我在离开深圳的时候,跟我妈说,我去湖南汨罗,你能跟我去吗?她说我老了,走不动了,你代我去看看我的弟妹,我的侄儿还有他们的孩子,所以,我想这个小说是给我,也是给我母亲最好的百岁生日的礼物。
我母亲一直跟我生活在一起,他离开家乡70多年了。40年代中后期就出去了,跟着我父亲到广州铁路局,后来到南昌铁路局,这20多年跟我在广东在深圳。
她有两个弟弟,大舅49年前去了台湾,后来回来省亲,我陪我妈妈来探亲。还有一个小弟弟一直在,但前两年八九十岁的时候病故了。
我昨天(5月19日)到我小舅舅家,他家在茶木农村,汨罗镇下面的茶木垅那一块,大石头上有三个字,是我妈妈经常会说到的地名,现在茶木垅和 4个村合并成了一个武夷山村。他门口有两棵桂花树,房子应该是10多年前建的,也还不错的,有两层楼的房子。我表弟的孩子他们也都在,昨晚上,我表弟开车来带我出去。
我母亲因为一直是说湖南话,不像我爸安徽人说的是普通话,她说的湖南话,对我是有影响的。我的一些以汨罗为背景的小说,就是这种方言。
再一个,就是这种生活方式、情感方式,她那种湖南女子的坚强和刚硬。你想,40年代出生的人经历过多少的磨难苦难,跌宕起伏,再加上前期家里亲人的离世,包括我的哥哥30 多岁去世,我母亲当时都没流眼泪,特别坚强的一个女性,所以我想她能活这么大的岁数,除了基因之外,可能跟她这种坚强的性格是有关系的。你可以甚至也可以说,她是百折不挠的一种个性。
这次来领奖,有几点我比较感触比较深,第一个因为我跟湖南文艺出版社和芙蓉杂志有很多年的联系。78年恢复高考,我当了新铁路工人去考大学,82年大学毕业,那时候都23了,然后大学毕业以后二十七八岁,我就在芙蓉杂志上发了好几个中篇小说,这些年他们也一直跟我保持联系,所以我觉得跟湖南有一种天然的关联。
第二点,我想这次上榜的发布正好是在汨罗,汨罗是我母亲的故乡,所以我离开深圳之前的头一个晚上,我就跟她说,我去汨罗去代你看望舅妈,也就是他的弟妹。我说看看他们的孩子,我说你有什么事儿就跟我说,她也说好。所以这个奖不仅仅是给我的,也是给我母亲马上100 岁了,百岁生日的最好的纪念和礼物。
第三点,这一次来会见了很多的新老朋友。今天(5月20日)我们还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抬阁的故事会,对吧?国家级非遗,感受到这种故乡古老深厚的历史文化传统,又感受到他当代这么多变化,将来有可能不管是小说和散文,都可能成为我们的写作素材。我也希望以后常来。
在这里,我也祝福我们汨罗的父老乡亲,对于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能够变为自己的行动,变为自己的现实,祝福大家。
(汨罗融媒体记者 胥扬 杨志 整理报道)
一审:张 咪
二审:刘晓元
三审:谢 江
作者:胥扬 杨志
责编:刘晓元
来源:汨罗市融媒体中心
专题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经授权后,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