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日报】白关镇:改善人居环境 点“靓”乡村美景
掌上芦淞 • 聚焦
2020-12-09 10:47:47

株洲日报记者 俞强年 通讯员 唐胜军 肖凌峰 魏星

环境卫生影响到地方的形象和脸面,关系到老百姓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为贯彻落实省、市、区关于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百日行动”的要求,白关镇第一时间展开行动,迅速掀起环境治理的热潮。

清理废弃杂物、河塘沟渠、农业生产废弃物,整治乱贴乱画、私搭乱建、私接乱拉,提升垃圾分类效果、改厕服务质量、村庄和庭院“四化”水平、环境与健康意识。“三清三整四提升”,这一惠及农村千家万户、实现农民安居乐业的民生工程落到实处,暖到老百姓的心坎上。

▲卦石村的垃圾分类驿站。记者 李支国 摄

垃圾分类

从“扔进一个筐”到“细分四个桶”

以更高的站位、更大的决心、更实的举措推动生活垃圾处理,让生活垃圾分类成为株洲“新时尚”、引领文明“新风尚”,让绿色成为新时代株洲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这是市委的要求,也是群众的期盼。

为落实全市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动员大会精神,白关镇及时安排部署,创新举措高效推进,扎实开展垃圾分类工作,基本形成了“全民知晓、积极参与”的浓厚氛围。

卦石村,通往村里的沥青路平整干净。路边的“垃圾分类驿站”,摆放着蓝绿红黄四色垃圾桶,分别标识着盛装可回收物、湿垃圾、有害垃圾和废弃口罩。从“扔进一个筐”到“细分四个桶”,垃圾分类在这里落地开花。

“以前,路边经常看到垃圾,十分碍眼,而且一堆里面又有各类垃圾,难以分拣。现在,通过经常性的整治行动,开展垃圾分类行动,村里环境得到实质性改观,村民垃圾分类意识大大提升。”卦石村党总支书记张开芳表示,镇政府给予很大的帮助,老百姓都争先恐后,共同把小庭院和村里的大环境打理得干净靓丽。

卦石村是白关镇垃圾分类试点村之一。根据白关镇2020年“垃圾分类减量”行动要求,村支部书记为村垃圾分类减量工作第一责任人,村干部为主要责任人,村要迅速确定稳定的环保员队伍,具体明确和落实村干部、村民组长、党员及环保员建立“村干部包片、组长包组、党员包户、环保员包责任区”的网格管理模式,改变了过去“苍蝇与蜜蜂齐飞,花香伴腐臭入鼻”的尴尬局面。

今年以来,该镇全面取缔露天垃圾池,投入分类垃圾桶20000余个,配置电动三轮车69台,清理垃圾55000余吨;建成2个垃圾中转站,引进4家保洁公司,配备4台洒水车、4台垃圾清扫车、70余台垃圾收集车,环卫保洁实行市场化运作,实现每日“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区处理”,农村主次道路两侧等可视范围内的白色垃圾基本消除。

该镇还建成15个垃圾分类处理站,在1个村、13所学校实行垃圾分类试点,垃圾分类收集员175人,在卦石村开展垃圾分类试点减量工作,建成2个干湿分离沤肥池,2座垃圾分拣驿站,1座垃圾中转站;建立环境卫生管理经费保障机制,白关社区、楠木山村、卦石村与群众签订“三包协议”,实现集中清理与日常清理、专业保洁与群众保洁相结合的运行模式。

▲垃圾中转站的环卫人员和村民在卦石村清理垃圾。(资料图)

河塘沟渠清理

从“河道治理”到“全周期管理”

5.6公里的邓谭水渠里,水流潺潺,杂草丛生的岸坡经过修剪打理后,整洁有序。

“邓谭水渠流经东山村和姚家坝村,其中在我们村有3.2公里。”东山村党总支书记张望胜介绍,村里以“百日行动”为契机,联合东方四季果蔬协会开展“兴水利、助农业、清沟渠”暨全民义务水渠清淤活动。附近的村民纷纷说:“水渠疏通了,明年春耕就好办了。”

一条水渠、一条河,不仅影响着农业生产,还关乎群众的幸福指数。白关镇结合河长制联合执法行动,以辖区内主要水体及农户房前屋后河塘沟渠、排水沟等为整治对象,堵源截流、水岸共治、常态保洁,实现“全周期管理”。

水的问题在岸上。该镇开展农村水环境治理,着重清理沿岸垃圾、水体淤泥、漂浮物和障碍物等,禁止向河道、沟渠、坑塘、水库丢弃垃圾、排放粪便,逐步消除黑臭水体。今年以来,按时超额完成改厕任务995个,全镇四个美丽乡村旱厕全部清零;积极开展农村公共厕所建设,打造美丽宜居示范村、精品村内的“样板公厕”,修建公厕3座。

法关闭、拆除违规饲养场地,该镇大力整治村庄畜禽污染,消除禽畜乱撒乱跑、粪污随地排放行为,减少养殖粪污影响村庄环境,实现全镇农村水域水清、岸绿、景美。

庭院清理

从“要我做”变为“我要做”

蚕梅村,村民院前屋后果树林立。凛凛冬日,北风呼呼,落叶盘旋飞舞。清扫落叶、修剪枝杈,成为村民日常卫生工作之一。

来到黄庆华家,门前几亩地的菠菜生机勃勃,旁边的水塘清澈,院后成片的桑竹里,鸡鸭成群。一棵高大的桑树上,两只喜鹊在枝杈上筑巢歌唱。这间房子建于上世纪80年代,屋舍简陋,干净整洁,被评为蚕梅村“最美庭院”。

“整齐干净本身就是一种美。”村党总支书记吴辉虹说,以前村里居民对环境卫生不重视,积极倡导文明新风,引导农民群众转变观念,改变传统不良生活习惯。

人居环境整治,离不开群众支持。白关镇将环境整改与转变观念相结合,培养农民群众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把“要我做”变为“我要做”的自觉意识。

该镇开展“展巾帼风采•·创最美庭院”行动,以整治家庭环境卫生为重点,以“居室美、厨厕美、庭院美、身心美”为标准,以“家里家外干干净净,屋前屋后清清爽爽”为目标,充分发挥妇联组织独特优势,为推进农村环境整治行动贡献巾帼力量;践文明转民风,组建志愿服务队53支,开展“扫大街、清水渠”公益活动407次。

引导村民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树典型优家风,各村(社区)落实“门前三包”,通过党员干部带头示范,组织妇联执委每月开展“最美庭院”评比,挂牌亮星。全镇每季度利用农村赶集开展“最美庭院”抽奖,树立标杆,营造“比学赶超”浓厚氛围。

作者:俞强年 唐胜军 肖凌峰 魏星

责编:张哲

来源:株洲日报

专题【专题】“湘”当自觉自信自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