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历史真相 探秘渡头古城遗址
龙源临武 • 要闻
2023-02-22 14:12:37

漫漫历史长河,掩盖了许多先辈们在中华大地上生活的痕迹,而考古则可以通过实物洞见历史的真相。在临武县,因为渡头古城遗址的发现,让原本争议不断的古代县治地址变得有据可考。近年来,随着“渡头古城邑聚落遗址”的考古发掘,专家们发现了许多珍贵文物,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让后世的人们能够穿过历史的迷雾探究真相。

记者 李玲:再往前走,就是我们临武千年古县的历史“见证者”渡头古城遗址的位置。渡头古城遗址位于临武县汾市镇渡头村武水河南岸,距离县城大概有13公里,是一座以渡头古城为中心、周边环绕大量古墓葬的古城邑聚落遗址,距今大概有2000多年的历史。今天就让我们一起透过古城遗址去追寻那千年前的故事。

渡头古城遗址原本被茂密的马尾松、樟树等灌木所覆盖。在1986年全国第二次不可移动文物普查中发现,1989年—1990年,县文物管理所对城址进行了复查,在城址外围发现护城壕、椭圆形台,在北面城墙外围发现有较多的秦汉时期绳纹板瓦、筒瓦残断,并初步认定古城基本为长方形,夯土城墙残高3~7米,长约130米,宽约120米,主体面积15600平方米。自2016年12月起,湖南省文物考古所组织专业考古队对渡头古城遗址进行钻探和发掘。

记者 李玲:我们现在已经来到了渡头古城遗址的考古发掘现场,大家可以看到,我们的考古工作人员正在紧张忙碌的工作当中,我们现在过去了解一下。陈队你好,我们渡头古城的考古发掘已经经过了几年的时间了,通过几年的时间,我们有什么样的发现呢?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渡头古城遗址项目负责人 陈斌:从2016年到现在,已经经历八个年头了,现在的收获就是对这个古城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了。

遗址中出土遗物较丰富,有陶器、青瓷器、铜器和铁器,以陶器为主,其次为青瓷器。其中出土陶、瓷器文物标本50余件。经专家考证,渡头古城遗址采集的板瓦和筒瓦与中原地区西汉时期板瓦、筒瓦的纹饰、质地以及形制基本相同。采集的个别陶罐口沿、细方格纹和圆圈纹等均与广州汉墓西汉时期同类器基本相似,而陶钫是西汉时期比较常见的器物。

记者 李玲:现在我们到了渡头古城遗址挖掘出来的文物的库房,大家可以看一下,这里是琳琅满目的古文物,这些文物里面,其实有一件特别不起眼的,叫做人面瓦当,但是它在我们考古专家的心中是特别重要的。来,陈队,您给我们解读一下,为什么它在您的心中是特别重要的。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渡头古城遗址项目负责人 陈斌:这是一件瓦当,首先它比较特殊,就比较有特点,一个人脸,一个眼睛、鼻子,还有这个嘴唇很清楚,其实他是有一个嘴唇,这还有他的牙齿,保存特别形象,然后这是脸部。它很具有时代特点、地域特点,这个是东吴三国时期的。因为在三国时期,东吴会用这种人面瓦当,在东吴管辖的范围,比如说在武汉,南京,大量发现这种瓦当。当然,我们渡头那个古城遗址也属于东吴时期的管辖范畴。

记者 李玲:它是用在什么建筑上面的?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渡头古城遗址项目负责人 陈斌:我们基本上认为它是用在比如说政府啊,或者比较高等级的地方,不是平民老百姓常用,等于是过去的县衙或者更高级一些的建筑。因为我们在临武,只有在这座城里发现,说明这个城它可能就是县衙。

考古人员根据城址外围出土的半两钱和大泉五十以及城内外均不见两晋以后的遗物推断,渡头古城址应始建于秦代至西汉早期,一直使用到东汉,东汉之后就被废弃了。2022年3月—12月,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继续对该遗址进行了发掘工作,共布设5×5米探方16个,揭露灰坑53座,灰沟9条,排水沟1条,房址3座,柱洞45个,水井2口,进一步还原了当时古人们的生活环境。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渡头古城遗址项目负责人 陈斌: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是一个水井,这个水井比较特殊,它是一个砖井,它是我们目前通过发掘,基本上可以认定是先挖一个圆形的土坑,然后再往下挖到底,目前挖了有13米。他挖到底以后再从底部用砖砌,它是两块一层一砖,就是我们说一钉,一寸一钉这样砌上来的。距今大概有1800年左右。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渡头古城遗址项目负责人 陈斌:我们发现这个城址有房子、基槽,基槽里面一直在延伸,里面都有垫砖,除了这个地方有垫砖之外,基槽的颜色也不一样,然后前面还有,这里是一直延伸过去的,这个井应该是在这个房子的北侧一端,在房子里面。这边有小碎石铺的道路,这就是我们现在所揭露的这个区域,能了解一个建筑,是我们最大的收获。

据了解,渡头古城遗址是我国湘粤古道上仅有的一处保存完整的古城邑聚落遗址,年代明确,使用时间长,它的设立与使用,为湘粤古道的开发以及维护大一统国家与地方的关系起到了桥梁作用,也为维护岭南边疆的安定起了安全保障作用。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渡头古城遗址项目负责人 陈斌:第一个是历史价值,临武当时说,西汉到六朝时期的是县城、衙府城、县治在哪里,其实是有争议的,我们现在把第一个问题解决了,没有争议、毫无疑义。像现在的城市一样,每个城的存在都有它的意义和价值。

通过发掘与考证,考古人员确认渡头古城遗址是临武汉至六朝时期的县治所在地,也是汉、越民族文化重要的物质载体,为研究古代南方边疆地区的人口迁徙、民族融合以及华夏民族文化多元一体进程提供了珍贵资料,也让临武成为湘南地区文化的一颗“明珠”。

编后:考古的意义,并不只是为获得惊世文物,而是要理清这些遗址和文物背后中华民族文明的发展脉络,这是对中华文化最大程度的解读、还原和传承。



作者:胡恒珲 李玲

责编:邝东昱

来源:临武县融媒体中心

专题探秘渡头古城

专题旅发进行时

版权作品,未经明确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获得合法授权的,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登陆“龙源临武”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