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 | 新春,醉在水上风情小镇
掌心中方 • 新路河镇
2023-02-05 21:13:37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迎着温暖的春阳寻芳大自然,泛舟至沅水新路河段,一个古朴与现代交相辉映的水上风情小镇跃入眼帘:江上波光粼粼、渔歌互答;岸边风光秀丽、游人流连;村庄喜庆繁忙,春潮涌动……

这是中方县东部的一个镇,是历史上沅水重要的码头之一,因此处有条沅水通往溆浦县龙潭镇的新路,遂取名“新路河”,曾流传着“担不尽的龙潭,填不饱的新路河”的说法,其水运吞吐量可见一斑。

时代的洪流滚滚向前。近年来,新路河镇依托自身特色,不断探索建立乡村振兴长效机制,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围绕留住乡愁、文旅融合、党建引领等打造各美其美的现代版“桃花源”,发力续写乡村振兴的新篇章。

“古建筑”诉说时代“新故事”

迎着柔和的春风,行走在这个山水相依的美丽小镇,古风悠然。水车、犁耙、石磨……这些过去生产生活工具依稀可见,与雕梁画栋相得益彰,不禁让人勾起乡愁。

在字溪村,乡亲们见到陌生面孔,和善地上前攀谈起来:“在镇干部推动下,我们大力挖掘农耕原乡文化,将乡村生产、生活、生态方式一一保留,转化为文化旅游产品,把村里打造成富有自然乡土气息和农村民情风俗文化小村,很多外地人来体验原汁原味的风土人情。”

“如今,字溪村已经成为外界了解新路河镇人文历史的重要窗口。”该镇一名干部当起了解说员,“为留住乡村的风物人情,保存好乡愁记忆,我们以保留古村落风貌为前提,避免大拆大建,实施住房改造工程,使村庄呈现出古朴自然优雅的风貌。”

“通过对乡村民居的保护性修缮和创新性活化,让陈列于黄土大地上的‘古建筑’诉说时代‘新故事’。”在他的介绍下,我们移步换景,一路向前,眼前一幅美丽宜人、业兴人和的乡村振兴美好生活画卷在此徐徐展开。

水上风情小镇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沅水自南向北穿镇而过,为新路河镇增添了无限生气。

“露营区自开放以来,得到很多游客好评,今年,我们准备再建些水边小屋,供人们休闲。”村民尝到了文旅开发的甜头,干劲正足。

近年来,该镇深挖传统民俗文旅资源和“青山绿水”独特自然生态优势,大力实施人居环境整治、丰富旅游产品,打造“一村有一品,村村有不同,处处有新品”的旅游新业态,从单一人文自然小镇转型升级,奋力建设“看得见蓝天,记得住乡愁”的集观赏、休闲、娱乐、采摘等为一体的“水上风情小镇”,形成了涵盖吃住游购娱全方位的乡村旅游精品路线。

村子美了,旅游火了,村民的日子也甜了。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孝义坊”前,三三两两的人们打卡拍照,聆听村民讲述古老的忠孝故事。“健康小屋”民宿里,客人咬一口透亮的腊肉,香味满屋,举起甘冽的米酒,一饮而尽,陶醉在美丽的山乡。

“我们以‘产业+乡村旅游’的思路利用土地流转、房屋租赁等方式对闲置房屋、土地进行再利用、再改造,实现农村闲置资源的利益最大化,同时也为村里留守老人、妇女等解决了再就业问题,真正实现了‘吃生态饭,发旅游财’。”民俗老板谈起村里的变化,脸上充满了喜悦与自豪。

春风催开满园花

徜徉在新路河镇,最令人喜悦的还是产业发展的滚滚春潮。

虽是新春,小镇村寨已是泥土芬芳。水稻田中,有人在开始开挖沟渠,修通水利;黄桃园里,农技专家在手把手地教农民朋友如何科学剪枝;葡萄架下,一群青年聚在一起商讨着管理新技术,拉长产业链条。

“我们镇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产业转型发展中的核心推动和党员干部的示范引领作用,建设了沅溪村中元果业湘大宝葡萄基地、里垄村裕农生态种养合作社红心猕猴桃基地、坪坳村众利种植专业合作社西尾巨黄合锦绣二号黄桃基地、字溪村铁皮石斛种植基地和稻花鱼基地等,以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激发群众产业转型壮大村集体经济的热情,实现村民致富、集体增收。”该镇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产业发展了,精神风貌也不落下。新路河镇通过开展文明家庭、道德模范等评选活动、建设清廉乡村、平安创建等文化墙,将生态环保、婚丧嫁娶列入村规民约,逐渐形成弘扬美德、构筑文明风尚的文化氛围。

诉说完具体做法后,该负责人向记者谈起了工作心得:“在这种产业发展+乡风文明的模式下,逐步实现了村民由旁观者、局外人变成了参与者、受益者,不仅提升了经济收入,还提高了文化素质,村民参与共建、共治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举目已觉千山绿,宜趁东风马蹄疾。新路河镇正在党建春风引领下,以文旅融合为突破口接续乡村振兴全面开花,向着“望得见蓝天白云、看得见青山绿水、记得住村韵乡愁、留得住民风文脉、实现百姓共同富裕”的美好生活大步前进。

作者:杨博媛 孙月芳

责编:袁敏

来源:掌上怀化

专题新春走基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