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东融媒11月20日讯(融媒体记者 丁雅岚)两双鞋、三个人,一生清正、艰苦朴素,罗帅精神激励后人坚守初心,不忘来时路。
罗荣桓一生简朴,对子女要求很严,衣服鞋子破了,补一补又继续穿。1963年病重之际,他对妻儿说:“我死以后,分给我的房子不要再住了,搬到一般的房子去。我没有遗产留给你们,就留给你们一句话,坚信共产主义这一伟大真理,永远干革命!”罗荣桓去世后,妻子林月琴独自抚养家里五个孩子,竞然拿不出多余的钱来给孩子们买新衣、新鞋。罗荣桓的将校靴,给了侄子罗勇进穿,另一双皮鞋,则给了儿子罗东进穿。这两双旧皮鞋,两人直到罗荣桓过世十年后还在继续穿。
两双皮鞋的故事,反映的是罗荣桓廉洁齐家、始终保持劳动人民优良本色的严谨家风;两双皮鞋的故事,也见证了他一生清正做人、艰苦朴素的崇高品质。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中华民族历来以勤劳勇敢、不畏艰苦著称。罗荣桓元帅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在元帅故里代代相传。
洣水镇状元村总支委员彭春明就是这样一个人。彭春明是状元村的村环境卫生分管负责人。党的二十大召开以来,他挨家挨户了解村内环境卫生、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生活中,他也时常以罗帅为榜样,坚持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作风。当他发现自己的一双袜子磨出了洞,要他老婆缝补时,老婆说“现在生活富裕了,这双袜子扔掉算了,另外买双新的给你。”彭春明却回答:“罗荣桓元帅的两双鞋子都可以穿两代三人,我这双袜子破了洞有什么关系,补补还能穿。”直到今天这双袜子还穿在他的脚上。他对待自己勤俭节约,但村里主干路铺设沥青,他第一个带头捐款5000元,还开来了自己家的农用车,无偿协助沥青路铺设。他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那样:不论我们国家发展到什么水平,不论人民生活改善到什么地步,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党的二十大召开以来,洣水镇状元村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切实提高思想认识,通过村民代表大会制定了健全的村规民约;按规范的村民代表大会制度,村内事件按照“四议”“两公开”程序决策实施;同时大力规范乡风文明,破旧移风易俗成立乡风监督会,严禁红白喜事大操大办,崇尚勤俭节约,发扬罗荣桓元帅一生清正、艰苦朴素的传统美德,大力宣传尊老爱幼。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我们状元村全村人民凝心聚力,村容村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各项基础设施建设相继动工,并逐步完善。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二十字方针,抢抓机遇,以产业兴旺助推乡村振兴,带领全村群众过上幸福的生活。新征程上,我们将赓续罗荣桓元帅艰苦朴素、锐意进取的精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努力把状元村打造成‘生态优美,产业支撑,管理民主,全民参与’的美丽乡村。”洣水镇状元村村支部书记李待辉说。
一审:刘兰娟
二审:廖婷婷
三审:罗晓伟
责编:刘兰娟
来源:衡东县融媒体中心
专题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