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江背镇村企联手开展创新型秸秆综合利用,将秸秆变废为宝,不仅有效杜绝秸秆焚烧,切实保护了生态环境,同时实现了环保增效。
10月24日,记者在江背镇福田村看到,收割后的稻田里,一台农机正在田间忙碌,不大一会儿,就“吐出”捆扎成圆柱形的稻草。长沙县五刘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统一机械化打捆田间的秸秆,不仅解决了露天焚烧秸秆的问题,打捆的秸秆还可以销往附近的肉牛场变成肉牛的口粮,实现了秸秆的综合利用。
在长沙县自成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牛舍旁,大量秸秆被堆码得整整齐齐。牛舍内,工作人员将打捆的稻草分散开,一头头高大肥壮的肉牛便迅速“站”起来觅食。
长沙县自成养殖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郭为波说道:“我们全场饲养牛300头左右,全年需要稻草秸秆1400吨左右,以前我们需要自己收集一些稻草,那样要花费很多人力物力,收集的效果也不是很好,然后还要从北方运大量的花生秸秆、玉米秸秆回来,现在农户送过来的秸秆回收价是650块钱一吨,种粮大户把稻草打捆后送到我们这里,大大增加了我们的稻草收储量。”
江背镇相关负责人介绍,推广秸秆综合利用一方面解决了当地肉牛养殖合作社饲料量少的问题,另一方面,周边闲置劳动力还可主动去田地收集秸秆送到肉牛场,获得经济收入,从而助推农户增收。据了解,今年,江背镇加强了秸秆禁烧宣传力度,强化了农业废弃物收集和秸秆综合利用措施,大大增加稻草秸秆综合利用率的同时,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环保效益双赢。下一步,江背镇将进一步探索秸秆综合利用新途径,扩大秸秆回收面积,助力企业、农户增收获利。
作者:刘沛祯 寻觅 摄影:刘沛祯
责编:邱洋洋 江东焌 审核:张译丹 李欢 郑远悌 罗双萍
来源:长沙县融媒体中心
专题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经授权后,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