遍地是金黄
全县晚稻收割正酣
四知村
|伍市镇
!/ignore-error/1&pid=16602057)
!/ignore-error/1&pid=16602063)
这里是“三一工程”,即“三分地养活一个人”粮食高产绿色优质科技创新工程示范基地,1600亩晚稻已经成熟,省、市、县农技部门技术人员正在进行秋收测产验收。“三一工程”示范基地晚稻亩产目标650公斤,当天的测产结果651.8公斤,超出预期。

亩产粮食产量不断攀升,陈如乐是见证者。他看着国家持续加大“三农”投入,2016年,村里建起了高标准农田,将零散的田块集零为整,水泥路通到田间地头,灌溉水渠实现硬化。今年,在“三一工程”示范基地里,陈如乐承租了520亩双季稻,统一由支村两委集中育秧、配套施肥、机械化管理。陈如乐高兴地说,“今年晚稻,亩产1200斤左右,比去年每亩增产120斤左右。前两天收看了党的二十大开幕会,国家对‘三农’的支持力度更大了,我对种粮更有信心了。”
秀水村
|伍市镇
!/ignore-error/1&pid=16602057)
沉甸甸的稻穗在田野里随风摇曳,翻起层层稻浪,收割机正开足马力欢快地来回穿梭,不到10分钟,脱粒的稻谷便堆满了货车斗。
“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我感觉农业强国,就必须培养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人民的‘三农’工作队伍,要走机械化、科技化的道路,今年我们合作社新买了4台全喂入履带式谷物联合收割机,它们可以实现稻米和稻草的瞬间分离,同时将稻草粉碎入田。目前,已经实现了收割全程机械化,效率非常高。”种粮大户赵寿光告诉记者,在自己的精心管理和县、镇两级农技人员的有力指导下,尽管受到干旱影响,但通过科学抗旱以及全程机械化种植和收割,水稻不仅没有减产,较往年亩产还提高了25公斤左右。下一步,他还准备再增加4台烘干机、6台插秧机,继续走机械化、科技化的道路,发展好伍市镇的社会化服务,带动周边种粮大户继续种好粮。
“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牢牢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县农业农村局种植业和农药管理股股长张弓说,平江县切实保护耕地,加大种植补贴,通过“三一工程”示范基地、打造万亩示范片、大户带动、推广机械化作业等方式,今年晚稻种植面积36.7万亩,预计总产量16.47万吨,确保大旱之年粮食不减产。
作者:周锋
责编:谢鸿
来源:平江县融媒体中心
专题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