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游记 | 江涛如画,万楼为屏
最爱大雨湖 • 国际国内
2022-07-29 19:13:25

▲郭晓/摄


星期天,和老婆、女儿去郊游。去踏一踏湘江两岸的春光,去领略顺潮而来的姹紫嫣红。去哪呢,稍微思索一下,我们决定直奔万楼。


说来惭愧,万楼建成已经好几年了,我还是第一次去实地参观。每天从江边上下班, 都要隔河望一望它,它俏立江岸,如一个古装美女,裙裾临风,一副雍容华贵的模样。有一次从它的底下驱车穿过,曾生发停车坐爱江楼古的想法,只一犹豫,就悄悄离开了。


其实我和万楼有一份缘分。早在十几年前,我还在报社当记者的时候,就曾组织做过这座楼的专题报道,整整四大版,采访过十多位对它有所了解的地方史专家和文人,并多次到实地查访。


▲杰灵台 曾晓辉/摄


那时的万楼,只是一个废墟,杂草丛生,残砖断瓦散落一片,证明它曾经的存在,讲述它数百年前的风光。只有江边那个杰灵台还仍然有几分气度,巨石堆垒,从江水中壁立而上,俯仰之间,有一种惊涛拍岸,乱石崩空的气势。那次报道的很多素材是从湘潭县志中找到的。解读万楼的脉络,仿佛就抓住了一座古城四百年连绵不断的风华。


▲江中眺万楼(1952年摄)


万楼始建于明万历年间的1614年,1615年建成。主持修建的是当时的湘潭县令包鸿逵和在籍官员李腾芳,一个想有所作为的地方官,和一个名重一方的朝廷官员联起手来,实权加名望,是可以干成一件大事的。 两人开出了富有号召力的两个目的:一是兴湘潭文运,二是保一城风水。


李腾芳在后来写的《万楼记》里,对这两大宏志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尤其是对一城风水之说更是论之凿凿,他说湘江是湘潭城的命脉所在,从壶山处入城,盘绕城池,流淌平缓,一出县城,就一泻千里,奔腾东去,将一城运气全部带走了,所以建县千年,城不大,财不旺,人不多,文不兴,屡有天灾人祸。没有一座建筑将湘江的运气殷勤留住,将逆戾之气镇住,这个城市就很难兴旺。



两人共同选定了楼的地址,并派人进行测绘。测量的结果真有点玄妙,居然与对岸的高峰塔,城西的壶山构成了一个等腰三角形,也就是说,万楼到高峰塔的距离,与高峰塔到壶山上的大唐兴寺的距离基本相等。这样围绕湘江,城西,城南,城东的三大要处都有风水镇器,壶山是迎,张开两翼青翠屏风,迎接千里湘江滔滔入怀;高峰塔是镇,宝塔镇河妖,将一江煞气邪气尽数压住;而万楼是留,留下湘江吉祥,留下江天如画。李腾芳给这座江楼取名为“万”,他兴致勃勃地说,“万,数之极者,邑由此而大矣。”当然,这个万,可能还与万历年号相呼应。必竟他们都是朝廷命官,还得讲政治。


奇妙的是,李腾芳“邑由此而大”的希冀,真的变成了预言。



湘潭城迅速崛起,以至到明末清初的短短几十年中,从名不见经传的小县城,变成为了湘中重镇,十八个码头吞吐四方,这里流出的票汇天下信奉,甚至一度拥有了”小南京“的美称。而且一城之内,风流并起,俊彦辈出。


李腾芳自己后来也仕途顺畅,修楼时,还是一个闲散的五品官,十多年后竟做到了礼部尚书,位列六卿,可以想见,他写《万楼记》时,是何等的意趣盎然,坐在高楼之上,脚下是江涛低呤,身旁是学生环绕,对岸是山如画屏,远处白云飘荡,江面渔歌与燕语呼和,岸边是柳色和春风共舞,西望则城郭林立,万户炊烟袅袅,东望则昭山隐约,千帆竞潮飘飘;把酒临风,灵感如潮,铺纸挥毫,豪气勃发。文章虽然比不上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但也文辞华美,意境高趣,其中有几句我至今还记得,李尚书的文中,隐隐有将此楼比作岳阳楼、滕王阁之意,他自己有没有追慕范仲淹,王勃之图呢。他一生功业不著,文名不显,这座万楼也许就是他一生中最好的作品。



万楼虽然没位列江南名楼,在浩浩中华文化史上傲风笑月,但它接纳过豪杰俊士铿锵的脚步,留下过文人墨客精彩的诗句,迎纳过千里清风,送走了无数涛声帆影,蕴藏了无数风流俊赏,见证过古城的兴衰荣辱。四百年,多少往事,在楼上楼下拂过,被她的纤纤素手握住,转眼就化成一声悠叹。


▲万楼观音阁侧视(20世纪30年代摄)


朝代的更替,兵火的毁坏,岁月的风蚀,经济的衰退,对这座江楼形成了无法抵挡的冲击,它几次仆倒,又几次站起,五次崩坍,又五次重建。我们在做那次采访时,已经有很多人在呼吁重建万楼,周黎民教授在和我们交谈时,提出了他至今引以为豪的名句:万楼兴则湘潭兴。在他们心中,重建万楼,不仅是恢复一处古迹,重拾一段史话,更是收拢一城期盼,猎取一江荣光。没有万楼的湘潭,是难成气象的湘潭,丢失万楼的湘江,是风水尽泄的湘江,缺少万楼的历史,是残破的历史。


终于,企业赞助,政府主导,万楼再一次耸立江畔。以前的万楼是三层,就有人称之为”雄峙三湘第一楼“,风头甚至盖过了杜甫江阁。新建的万楼有五层,雕梁画栋,华美壮观,加上配有两处小楼,形成了一群古香古色的建筑。杰灵台也得以修复,人杰地灵的祝福,更加坚实地立在湘江岸边。

 


今天,我们到达万楼时,已经有一些人在游览了。我带女儿一边看,一边讲解万楼的四百年历史,女儿倒也听得津津有味,她提了几个疑问,一是万楼为什么没有楹联,不像岳阳楼,名联与名楼相映成辉?也没有古代游记的碑刻,让楼看上去缺少历史人文底蕴。还有,应该有一块浮雕什么的吧。刚不知怎么回答她,就转到了正面,迎面就是一个大浮雕,那是描绘清代湘潭城的繁荣盛况的,如果我没弄错,是以城中鲁班殿门牌上那个泥雕为底本雕塑而成的。这个泥雕,可以说是湘潭的”清明上河图“。女儿在图中一一找出了十八总,又找出了当时万楼,高峰塔,壶山的位置,那时的楼塔寺都在城外,现在都置身城内了,城市扩张,它们的周围是高楼林立,没有了鹤立鸡群的身姿风采,但它们挟带的文化,在这座越来越现代化的城市中,永远有着卓尔不群的气韵。


责编:江佳峄

来源:大美湘潭

专题文旅专题丨一路芬芳 经典雨湖

专题专栏丨雨湖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