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龙街现在叫板石巷。在元朝的时候就叫做攀龙街。攀龙街是湘潭城内古代的达官贵人、大户人家居住的地方,单独划为六总。攀龙街这个街名的来历就来源于燮理溥化中进士后为他立的一个牌坊——攀龙坊。这条街也就取名为攀龙街。
燮理溥化是元英宗时期的人。14世纪,他的祖上因为做官住在湘潭。他不是汉人,也是色目人。所谓色目人广泛的讲是西域一带的人,或者说大多数是维吾尔人。燮理溥化也很有可能是维吾尔人。
燮理溥化中进士以后,他的家人就住在攀龙街的附近,过去在这个地方有很多燮理溥化的遗迹,最著名的遗迹就是燮园。七十年代燮园这个地方由于房地产的开发成为雪园,只不过两个字不相同。正确的燮字应该是燮理溥化的燮字,但是他们把这个地名改成了下雪的雪,冰天雪地的雪,可能是因为不认得燮字的原因。在雪园新村的旁边,现在百姓家园的所在地,那一大片当时叫做燮家湖,有话说湘潭“背靠湖”,讲的就是燮家湖。如今的燮家湖早已碧水不再,清香无存。但是,看到一个雪字,心中就仍然有一路风景,湖水清涟,田苗秀蔚,云霞掩映,有如一抹沁人心脾的芳香。
元代湘潭建制为州,这是由于人口达到一定的规模而升格的,由此可见当时社会发展之盛。元朝是蒙古人统治天下,各州府县除设知州、府尹、县尹,还另设“达鲁花赤”。达鲁花赤由蒙古人或色目人充任,掌握实权。因此,当时有一批色目人在湘潭落籍。色目人的后代中出了个燮理溥化,少时在杨梅洲读书,1322年考取进士。
燮理溥化当过好几个州和县的达鲁花赤,后来他也做到了御史,所以燮家湖的湖头这片田就叫做御史田。也就是博爱医院附近。到了泗洲路口,后来慢慢地把整个湖都变成了田。那个湖的头再靠西边有个地名叫做湖头岭,有一湖头岭、二湖头岭、三湖头岭。一湖头岭就是今天的大同世界花苑的附近,二湖头岭就是今天四中附近,三湖头岭就到了聚宝米业的大米加工厂附近。
板石巷可以说是老湘潭蛛网密集的小巷中最老的一条了。没有经过任何改造、扩建甚至是修补。巷子的尽头,藏着一个毫不张扬的大院,狭小简陋,院门前没有任何标示,倒像是一个小小的学校,这便是周板石祠旧址了,祠堂的旧迹伴随着日落而去,但那院里枝繁叶茂、深植于地的老树却不经意透露了它的年岁。
责编:江佳峄
来源:这里是湘潭
专题
专题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