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风物志丨毛泽东在湘潭旧城的往来足迹
最爱大雨湖 • 国际国内
2022-02-18 23:44:31

湘潭在线8月24日讯(湘潭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成青)湘潭是座人杰地灵的秀美城市,因为一代伟人毛泽东生于斯长于斯,留下了一批毛泽东的革命活动遗址,让这里成为众人景仰的著名红色文化景区。然而,当韶山成为全国重要的革命纪念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同时,湘潭城区毛泽东革命活动遗迹却不为众人所知,活动遗址显得有些落寞,让我们满怀敬意一同寻访。

毛泽东青年时代湘潭活动旧址分布图

小粮行容不下雄心壮志

湘水南来,眷顾湘潭,在这里形成了一个大大的湾。正是这个湾,使得湘潭河岸成为船舶优质的避风港。古来以水运为主的交通,成就了明清时期商贾繁荣的金湘潭。各路货物在湘潭集散,发往全国各地。其中,兴起于明代中叶的长沙谷米市场,以湘潭为主要支撑,发展到清代后期成为与无锡、芜湖、九江比肩的全国四大米市之一。江中运米之船连樯衔尾,河岸上粮仓栉比,店肆林立。

在江边的十八总,有个叫沙湾的地方,有一家不起眼的粮食贸易行,两层半高的砖瓦建筑,开间仅两米多宽,进深却有二十来米长。据学者考证,这家规模不算大的粮食行,便是少年毛泽东曾被父亲送来学徒的地方,名叫宽裕枯粮行。

宽裕枯粮行。(记者 陈旭东 摄)

很多土生土长的湘潭人或许并不知道,如今伫立在十八总沿江河堤下的这栋已经破烂不堪的建筑,却与少年毛泽东有着短暂关系,且留下了蕴含着其人生转折意义的故事。现在它的前半部分已被拆除,门牌号码已经看不见了。

旧城改造,城市沧桑,河西沿江一代的老房子经历了大规模拆除,为了保留下这段见证毛泽东早期活动的遗址,一些本土学者奔走呼吁,费尽周折,总算在机械铁臂下保住了这幢房子的后半部分,留下这处历史的佐证。

据最先提出宽裕枯粮行遗址保护的本土学者、《湘潭·风物志》栏目文史顾问何歌劲考证,宽裕枯粮行是韶山人毛信华家祖上开的粮食贸易行。早在2003年,何歌劲和几位专家一起探寻宽裕粮行。当时这里已不再是生意场,而是一些在这里至少住了数十年的人家连同他们的后代,还在延续着传统市民的有些落伍的居家生活。当时在沙湾居住了74年的毛斌生老人已经86岁高龄,毛主席学过徒的“宽裕行”就在离他家不过十来个门面的地方。他说当时的粮食行并非米店,米店是直接销售加工好的大米,而粮食行只做未加工粮食的贸易批发,业务范围也广泛得多。行内不储存粮食,靠墙一排为满是抽屉的木柜。每天清晨,装运着各种粮食的船只停泊在靠河的码头,粮行的伙计就下河去取各种粮食样品,分别放入标着各种名称、价格的抽屉内。批发商来了,打开抽屉看货、议价,谈生意,合同成立,便下河取货。

毛泽东的父亲毛顺生当年做谷米生意,在韶山将粮食收集起来,组织陆路运输到银田寺,然后装船,下小河(云湖水,今称韶河),转中河(涟水),入大河(湘江),最后抵湘潭上岸,在这个全国著名的米市销售。毛顺生送毛泽东学徒,显然是想待其出师后,在湘潭也开一个粮食贸易行,由自己家庭组织一条龙的粮食销售系统。毛泽东终于没有走上父亲给他设计好的致富之路,却干出了一番惊天动地的革命事业。

湘潭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1983年2月所编《湘潭文史资料》第一期载有毛信华的文章《毛主席在湘潭市部分历史事实的回忆》,其中说到毛信华的祖父毛槐林与毛主席的父亲毛顺生是族堂兄弟,亲如手足。清光绪年间,槐林公在湘潭县十八总沙湾里开设“宽裕”枯粮行。顺生公决定将长子润芝罢学就商,送来湘潭。毛信华父亲名泽裕,字岳乔,也在行里学做生意,他长主席一岁,兄弟俩同起同居,十分和顺。主席自来湘潭城里后,深感弃学就商前程暗淡,心情很不愉快。除每日稍事招待客商以外,终日居在楼上读书习字,历经数月,孜孜不倦,后来在槐林公支持下投考了湘乡东山学校。宣统三年(1911)秋槐林公患急性胃炎去世,宽裕枯粮行也从此消亡。

1936年毛泽东在延安与美国记者斯诺先生的谈话中曾经说道:我父亲决定送我到湘潭县一家同他有来往的米店里去当学徒。起先我并不反对,觉得这也许是有意思的事。可是差不多就在这个时候,我听说有一个与众不同的新式学校,于是决心不顾父亲的反对,到那里去上学。这个学校设在我母亲娘家所在的湘乡县。

“这段文字没有提到毛泽东是否来到过湘潭当学徒,但毛泽东当年实实在在地来湘潭当了一段时期的学徒,时间当在1910年春夏间。”关于这段史实,何歌劲进行了多方的求证,从毛信华的次子毛敏口中得知毛主席与他家的书信来往,并见到了现存毛主席寄往他家的亲笔信,因此得出了这一结论。

“沙水对沙洲,源源不断流。人住人脚下,何日待出头?”这个狭窄而充满着生意气息的粮行怎能装下毛泽东的宏大志向?年轻的毛泽东留下这首诗后,说服了父亲,离开了宽裕枯粮行,去追寻属于他的广阔天地。

毛福昌、三义井留下伟人遗迹

古井因古城而生,见证市井生活。8月,我们来到“城里头”,昔日的繁华喧嚣已经彻底消逝,映入眼帘的是一条不宽的水泥路和两旁杂草丛生的荒地。顺着水泥路往里走几分钟,我们在一处砂石空地上找到了三义井,几块大麻石将井口遮盖,透过麻石的缝隙,依稀可见井里泛着清澈的井水。老街褪去繁华,独留这口古井,像一个坚守家园的老者,静静地守护着这片土地。

三义井。(记者 陈旭东 摄)

湘潭本地人称老县城为“城里头”。 关于三义井,清光绪刊《湘潭县志》里有这样一段叙述:“县廨东复有‘三义井’,大旱不涸。云本何氏家井,割以济人。”义井本为何氏家井,因割以利人而成为“义井”。除此之外,又因为井口为三,而俗呼为“三眼井”,后来以谐音称作“三义井”。

所谓乡井,是与家乡联系着的情思。离乡背井,二者分不开。有井自有乡,不少地方将古井作为文物保护利用起来,给后人讲述历史的同时,发挥着其使用价值。而三义井的价值似乎并没有让更多人知道,何况这是一个有故事的井,并且它与伟大领袖毛泽东有着一段深厚的缘分。

在湘潭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工作的曹超,10多年前曾经参与制作过一档文化节目,为了找寻毛泽东与三义井的关系,当时作为节目组编导的他和专家一起前往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找到了一份被收藏在库房的文件,是湖南省立第四师范学校1913年学生名册,其中毛泽东名下这样注明着通讯处:省城三泰街彭福泰或湘潭三义井毛福昌。这有力证明了湘潭三义井是当年毛泽东在长沙读书时经常往来居住的地方。

据当时附近的居民介绍,听老人说毛泽东住在毛福昌时,不管冬夏,经常到三义井冲澡。当地人还介绍,毛福昌是一个纸马铺,按今天的话说也就是做丧祭仪物的京花店,但兼作旅店,经常有韶山人在这里住宿。曹超说:“通过搜找资料,采访当地后人,我们获得了充分的证据,证明了毛福昌三义井确实是毛主席曾经留住的场所,是城区内一座重要的历史遗迹。”

据何歌劲于2004年发表在市文联刊物《君子莲》和中共湖南省委党史研究室《湘潮》杂志上的《毛泽东早年湘潭城区行迹考》一文记载,早在2003年,他们找到了“毛福昌”号后人毛仲池,毛仲池说他家住城里四代了,公公叫毛春亭,父亲叫毛俊臣。“毛福昌”纸马铺与“戈鸿泰”木行、“夏祥发”屠行、“大利生”食品行都是这条街上最老的字号。毛主席上学时,曾在这里读书、开会、吃饭。这里的房子原是三开间三进,因为修路让街,1928年曾经拆了前面的“脸子”退后前部进深,因此前面一间比原来要小一点。除此之外,其余则都还是毛主席在这里的原样。上世纪五十年代,毛主席给毛福昌号主人家寄过两次钱,头一次是毛宇居带来的,第二次是居委会转来的。

毛仲池是1932年古历四月初九生的,出生一百天,父亲就死了。还在父亲手上,他家就搬出来了,在相邻不远处仍开纸马店,但毛主席住过的那套屋卖给了何顺初。后来何家又将一字三间的两边住屋转卖给了他人,他自己只住中间的一进;靠上手的一家做香干买卖,靠下手的一家做柴火煤炭买卖。

我们来到离三义井不远处的“毛福昌”号,原屋三列最右侧已被一栋再建的新式楼房替代。幸好剩下的两列还基本保留了原来的模样。

毛福昌号。(记者 陈旭东 摄)

《毛泽东早年湘潭城区行迹考》一文记载,2003年探访此处的时候,门牌号分别为174号、176号、178号。右手178号一列数间,由一户陈姓人家拆除,紧贴着中列新建了砖房。174号主人叫黄星亮,他祖父玉玺公,与毛主席是同学。176号原字号叫何合泰,主人何八阿公60年代90岁时去世。这时其子何冬初也已去世,他的孙子何春华与母亲住在这里。这两列老屋,中间的房间无法对外开窗户,便采用漏斗式明瓦天窗,别具风味。上楼的板梯虽吱呀作响,但仍在使用。屋后一堵原存的斜线老围墙与外界隔出了一个不规则的后院。整个房子苍老破败,看上去有摇摇欲坠之感,但那种互相勾连的木结构又使它们牵扯着具有了顽强的抵御力。

“毛泽东1916年7月18日给萧子升写了一封信,其中记载他上中旬避长沙乱象而居湘潭,我想,这个时候他一定下榻在这里。”何歌劲在“行迹考”中如此记载,“这里是我太熟悉的地方了,我在读书和工作时都是附近姑妈家的常客,结识了这条石板路,听惯了粪车、菜车撞击麻石的有节奏的声响,也熟悉了叫卖的吆喝和铃声。但怎么也不会想到,毛主席驻足的地方,就是我来来往往多少次经过的这幢不起眼的青瓦屋。这所房子还能存在下来,是一种幸运。”

保护文物,功在当下,利在千秋

昔日的旧城已离我们而去,但历史的印记是否可以留下?从市博物馆馆长潘莉那里,我们得知,随着人们对文物保护的意识不断增强,专家们不断呼吁保护这些散落在城区的不起眼建筑,逐渐开始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在多次考证、专家评估后,已明确湘潭城区遗留下的一些旧址是多角度反映毛泽东在青年时代早期活动情况的珍贵文物。其中宽裕枯粮行是毛泽东第一次走出山冲的落脚地,毛泽东从此坚定了求学道路,义无反顾前往东山书院求学。毛福昌号和三义井则见证了毛泽东在长沙求学期间,往返于韶山长沙时,经常在湘潭中转的事实。另外,毛泽东于1917年结伴攀登昭山古磴道,在昭山寺表达了自己对未来之路的畅想,人生应追求更高的理想,这说明当时的毛泽东已经在向救国救民的道路上前行。这些有限的历史遗迹有幸存留,成为了青年毛泽东孕育革命思想的重要实物见证。

昭山古磴道。(记者 欧阳天 摄)

在城市通过改造以求现代化的进程中,一些革命的遗迹与名人相关建筑的存留,并不会阻碍城市发展的进程,如果保护利用得当,还可以成为城市文脉的精髓,体现一个城市的特征和品格,折射出一段历史的光环,让城市更显品味独到和文化深厚。保护文物,功在当下,利在千秋。我们期待在不久的将来,更多人能在湘潭城区看到伟人的足迹,感受伟人的思想,感悟伟人的成功途径。 


责编:江佳峄

来源:湘潭在线

专题文旅专题丨一路芬芳 经典雨湖

专题专栏丨雨湖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