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长沙县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志愿者们活跃的身影,他们或是维护公共秩序,或是开展环境整治,或是进行爱心帮扶。这座城市的每个角落都有善意在流淌,每天都有文明暖心故事在上演。
今年4月25日下午5点半,一场暴雨导致长沙县万家丽路与湘龙路口路段出现大面积积水,湘龙街道龙塘小学百余名师生被困。关键时刻,刚下班的环卫工人刘爱明主动蹚进小腿深的积水中,热心地招呼着背大家过“河”,一趟又一趟,完全顾不上自己全身早已湿透。这一幕经报道后,感动千万网友,大家纷纷点赞称刘爱民阿姨为暖心摆渡人。
一位好人的背后,往往站着一群好人。近年来,长沙县深入推进“建设厚德星沙、打造好人之城”行动,涌现出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1人、“中国好人”16人、省道德模范2人、“湖南好人”44人、市道德模范16人、“长沙好人”52人。好人群体的日益壮大,既是内化于心的养成工程、外化于行的实践工程,也是厚德星沙建设结出的累累硕果。
湘龙街道党工委书记喻孟华说:“以文化人、成风化俗。湘龙街道精耕‘好人文化’宣传矩阵,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作用,打造了‘湘龙好人街’、‘好人墙’等阵地,营造浓厚的‘学好人、做好人、帮好人’氛围,好人效应得以放大,身边好人不断涌现。”
文明养成,贵在实践。 为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近年来,长沙县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打造了一批星级文明实践阵地。
湘龙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讲解员唐梦敏说:“湘龙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总面积1800平方米,设置了学雷锋志愿服务站、多功能展厅、图书馆、健身室等多个功能室。”
多功能展示厅里,各类道德模范、志愿者的风采在电子屏上循环播放;图书馆内,身穿红马甲的“小小图书馆员”或整理书架或引导其他小读者们阅读;在由会议室改成的教室里,参加暑期公益辅导班的孩子正上着美术课。
居民袁欧平说:“自从有了这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我们一家人都经常过来,看看书 、健健身 ,老人还可以过来下下棋,我还加入了志愿服务队,基本上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
志愿服务是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重要方式。截至目前,长沙县已建成1个中心、19个所,203个基层实践站,实现县、镇(街)、村(社区)三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全覆盖。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长沙县还组建了1支县级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总队、14支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大队和19支镇(街道)级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及N支志愿服务分队。
共青团长沙县委副书记陈亚萍说:“当前长沙县已注册志愿者26.8余万人,每5人就有1名志愿者。我们坚持党建带团建、社会化动员、专业化发展、完善了从招募、培训、组织到保障等一系列机制。”
共同富裕,文化先行。近年来,长沙县把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作为建设共同富裕先行区的重要抓手,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持续攀升。
高标准建设县镇村三级文化阵地,形成了“田汉大舞台” “书香星沙”“松雅书院”等公共文化活动品牌;开设线上+线下公益大课堂、免费体育培训班、公益健身房,提供“悦读空间”24小时文化服务等,市民可免费享用更多公共文化资源;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均衡化发展,福临镇文化站获评“第九届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
结合“15分钟生活圈”建设,通过梳理公共活动空间,长沙县还将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加快推进智慧健身房建设、打造口袋公园、儿童游乐场、老年人健身运动场等公共开放空间,推进社区人居环境建设和整治,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向往。
文明兴,则网络兴。信息时代,互联网已经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阵地之一。
长沙县网上群众工作部是长沙县网络问政的主平台、主阵地,也是长沙县深度推进“互联网+群众工作”、助力县域社会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创新之举。通过将群众反映的问题及时向县委、县政府以及相关镇街、单位汇报、转办、对接、处理,时时关注、及时回应、高效解决群众各项“急难愁盼”问题。
县网信办副主任余洋说:“过去的一年里,长沙县网上群众工作部主平台和联合平台共受理办理网民留言十万余条。总体来说,留言办理量逐年增加,咨询、建议类留言日益增加,投诉举报类问题逐步下降,群众回访满意率在98%以上。”
文明是现代化国家的显著标志,也是一座城市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近年来,长沙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四精五有”要求,扎实开展“长沙县文明创建三年行动计划”,专项整治全面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提质扩面,精神文明建设持续深化,群众文化生活不断丰富,文明新风深入人心。如今,长沙县正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逐梦新时代,不断丰富文明城市内涵,加速攀登一个又一个文明新高地,让文明之光照亮共富之路。
作者:张译丹 刘沛祯 寻觅
责编:李欢 审核:张译丹 罗双萍
来源:长沙县融媒体中心
专题
专题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