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日报头版丨吹响重振雄风的号角——株洲高新区招商“夏季攻势”系列报道(上)
株洲新区 • 聚焦
2022-07-20 15:09:09

经济下行压力大,疫情防控常态化,招商工作难开展。株洲高新区另辟蹊径,趁着高新区体制机制改革契机,发动“夏季攻势”,从全区选派80多位“精兵强将”,定点投放至以东莞为中心的大湾区,不到2个月的时间,成功引入40多个产业项目。从栗雨湖到松山湖,助推的是园区高质量发展;从高新区到大湾区,提升的是干部能力;从危机中抢占先机,吹响的是重振雄风的号角。这支招商队伍在他乡有着怎样的酸甜苦辣故事,这次“夏季攻势”能否为全市招商工作提供参考?本报今天起推出系列报道予以解读。

株洲日报全媒体记者/胡乐

在经济下行压力大的大环境下,各地为了招商引资绞尽脑汁,各种优惠政策频出,“内卷”严重。不靠海、不靠等的株洲高新区,“夏季攻势”实现了“破局”,是如何做到的?

从组织选派招商“王牌军”,到派驻至东莞实现“精准出击”,不论是对经济形势的研判,还是人员的选拔,以及定点投放,都有着科学的决策和组织,而这,便得益于株洲高新区体制机制的改革。

谋篇布局

发动招商“夏季攻势”,引项目、去存量、炼队伍

“今年以来,尤其是春节后,受疫情影响,我们发现招商项目来源明显减少,到访的客商也显著下降,经济发展面临巨大压力。”株洲高新区“夏季攻势”前线指挥聂敏林告诉记者,他从事招商工作30年,头一次感觉到招商工作这么艰难。

但经济要发展,必须需要新项目的引进,园区要壮大,必须依靠新项目的助推。

4月30日,株洲高新区召开招商引资专题务虚会。会上,大家各抒己见、集思广益,最终形成了以东莞为主战场,辐射整个大湾区的招商方向。

为什么是大湾区?为什么是东莞?

首先,对比北京和上海,大湾区次轮疫情刚结束,可以去;其次,这些年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到湖南,大部分也是来自大湾区;最后,东莞有非常多的中小企业,它们就是此次招商的重点对象。

实际上,受成本和用工影响,沿海地区的产业转移早已开始,尤其在疫情常态化后,这种趋势更加明显。一些外资工厂搬去东南亚,一些民营企业则选择向内地转移。

“我们要抓住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机会,发动招商‘夏季攻势’,引项目、去存量、炼队伍。”株洲高新区党工委书记、天元区委书记邬凌云说。

为了确保“夏季攻势”成功,在筹备方案和选拔人员的同时,高新区派出一支“先遣队”,前往东莞“侦察”。

“我们十多个人在东莞考察了一个礼拜,拜访了商会、行业协会等,了解到一些企业确实有搬迁或到内地设立生产基地的意向,还收集了1000多家企业的资料和信息。”高新区经济合作局副局长鲁贤君说。

鲁贤君带回来的“情报”,让此次行动更加有了底气。

实际上,“夏季攻势”第三队队员齐秀在东莞后的经历,也佐证了这一点。“我们拜访的企业中,有3家在近期都已经落户去了其他地方,有一家做绝缘体材料的公司是中车的供应商,曾经和株洲市的某个区对接过,但没能成功签约落地,我们上门拜访的时候,他们正在搬公司,新的公司在江西,很可惜,也很遗憾。”

组织队伍

精心选派、不拘一格,大胆让年轻人去搏一搏

5月初,株洲高新区体制机制改革完成。改革后的高新区,“85后”干部占92%,全日制本科干部占93%,理工类、经管类专业背景干部占到70%以上,干部队伍得到进一步优化。

成事在天,谋事在人。此次改革,为“夏季攻势”提供了大量的优秀人才,以及快速决策运转的招商工作机制。

“夏季攻势”活动方案历经21稿,最终从高新区竞聘上岗人员、产业链组、招商专员、高科集团中选出83人组成“夏季攻势”招商队伍。

1994年出生的边潇逸是83人中最年轻的。作为第八队的队长,他在高科集团虽然没有职务,但在他的小分队里,却有两位科级干部。他有多年的招商工作经验,年轻,敢闯敢试,所以这样的人才,在这次行动中,破格成了领导的“领导”。

敢用人,用对人,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边潇逸带领队伍到东莞后,还尝试做了直播招商。

“在运用传统的招商方式寻找项目信息之余,考虑到直播覆盖面广、沟通效率高、操作门槛低,我们率先对新兴的直播招商方式进行探索和实践。在结束完一天紧张的企业拜访后,在驻点酒店房间内开展抖音和微信直播招商,讲解株洲高新区基本情况和产业政策,并开启定位将直播推送给在东莞的观众以及朋友圈、微信群的亲朋好友。”边潇逸告诉记者,通过直播招商的方式,他们挖掘到了两条有效项目信息,展开了后续对接,甚至还有宁乡招商局的干部通过企业家的引荐来学习取经。

不打无准备的仗。人员选定后,株洲高新区用一个礼拜时间,通过现场观摩、集中授课和封闭式实战演练等方式,全面提升招商干部的理论和实战能力。

“授课的老师都是有着丰富招商经验的前辈,实战演练科目选的都是大湾区的企业。”聂敏林介绍,在正式出发前,招商队伍驻点前,高新区还通过对东莞32个镇、街道的产业进行分析,分区域、行业明确重点招引项目。

为了方便调度,株洲高新区在东莞的几何中心——松山湖科技产业园,设立前线指挥总部,总部做好“夏季攻势”的信息、人员、活动统筹调度,建立日调度、周队长会机制。按照合理搭配、整体最优的原则,科学划分12支招商小分队,各队明确队长、副队长、队员,并邀请民营园区负责人参与。

要素保障

理顺机制、优惠政策,新区好口碑在大湾区传开

招商的成功与否,除了靠和企业家建立感情,企业家更看中的是营商环境和优惠政策。

“针对‘夏季攻势’,我们特制定了专门的‘十一条’优惠政策,而且还优化项目决策机制,建立‘前线派单、即时承接、2天内决策’的工作机制。”聂敏林介绍,以往项目决策会一个月开一次,现在项目承接专班48小时内就要作出决策,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确保了项目迅速落地。

另外一方面,此次高新区体制机制改革,也全面理顺了招商模式,让项目引进能够享受“一条龙”全方位服务。即构建高度统筹的招商引资运行体制,由区经济合作局牵头,统筹全区的招商引资工作,签约后由项目服务局负责,建成后由企业服务局跟进。

好的营商环境既要靠“吆喝”,更要靠“跑”。

“一家企业同意签约落户高新区后,需要在短时间完成工商登记,好上股东大会。我们回到株洲,给他们跑腿,两天内完成工商注册登记,厂房租赁一周内完成,企业非常满意。”第五队副队长彭龙说。

“你们工作这么诚恳务实,我选择株洲高新区!”第二队队长郭剑峰告诉记者,这是他在大湾区听到最开心的话。他带着小分队从东莞到广州,从广州到深圳,50余天、4000公里行程、百余次联系,一家一家地走访,终于换来了企业的信任。株洲高新区的营商环境和干部作风在莞商的商圈里传开,这便是最大的收获。

两个月的时间,实地拜访企业500多家,120多家企业代表到访高新区考察,预计签约项目46个,总投资额50亿元以上。“我们总共消化了存量标厂30万平方米,其中企业购买了近10万平方米,购地自建厂房项目就有5个。”聂敏林高兴地说。

作者:胡乐

责编:张弥郁

来源:株洲高新区(天元区)融媒体中心

专题招商季度攻势

专题招商季度攻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