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业作为长沙县的一个形象产业、支柱产业和富民产业,在全县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从2009年开始,湖南广为建设有限公司紧跟长沙县高质量发展脚步,在建筑业内一路披荆斩棘,获得快速发展,并在发展过程中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为企业可持续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系列报道【长沙县2021年度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竞赛标杆单位】本期,让我们走进湖南广为建设有限公司。
在湖南广为建设有限公司承建的晟象智慧物流园,记者看到园区主要功能以物流运输、货物装卸、物流分拔及转运为主。项目净用地396亩,一期已进驻各类物流企业近100家。园区物流网络已覆盖省内各地级市,为三一重工等县域企业提供便利,半年内完成零担货物转运及配送200万吨,实现物流产值近3亿元。
长沙慕名家居有限公司厂房、湖南聚仁中药饮片生产建设厂房、长沙实发机械挖掘机底盘生产厂房建设项目……沿着星沙产业基地内的红枫路一路向前,广为建设承建了众多项目,承建工程合格率100%,优良达80%,获得了发包单位及主管建设部门的一致好评。
当前,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和国内外复杂经济形势等因素影响,建筑业业务增长放缓,加之企业数量急剧增加,“僧多粥少”局面下发展形势越发严峻。从资料员、施工员到白手起家自主创业,成功打造湖南广为建设有限公司成为县建设行业协会副会长的范俊坤,早已窥见建筑业发展变化端倪。
范俊坤分析2020年数据发现,长沙县(含经开区)2020年建筑行业产出税收约39.4亿元,而实际入县(含经开区)的只有约6.2亿元,实际流失建筑类税收约33.2亿元,税收流失严重。经调查了解,范俊坤发现,本地建筑企业在县内市场占有率低、持续发展形式令人堪忧。
为此,范俊坤今年向长沙县提出《关于促进我县建筑行业税收增长以及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建议出台相关实施意见,优先委托县内建筑企业施工建设;建议县内政府投资公开招标的工程建设项目全部采用工程总承包模式;建议合理划分标段,提高县内企业参与度和中标机率;建议委派2名及以上招标人代表参与到项目评标工作中,加强招标人自主权利等。
范俊坤说,“如果建议全部被采纳落实,可以增加本地建筑企业在本地市场的份额,可以促进本地建筑企业在本地建筑市场的份额,促进本地建筑企业发展,同时,可为长沙县财政税收增收大约30亿元。”
作者:刘子珊 赵子玉 摄影:刘子珊
责编:刘思静 邱洋洋 审核:张译丹 李欢 唐枝花
来源:长沙县融媒体中心
专题
专题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经授权后,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