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不放假!这份“假期儿童交通安全手册”请背诵全文
新永兴 • 公益科普
2022-07-11 08:11:53


家长监护,至关重要

儿童,尤其是低龄儿童,受认知能力的限制,对道路交通中的危险识别和感知能力不足,又普遍活泼好动,在生理和心理上都不具备独立行为能力,家长和其他监护人对儿童进行有效看护,是任何安全措施都不能代替的。家长们对安全隐患认知的多少,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儿童安全系数的高低。接下来这两起交通事故,就是家长们常见的认知盲点。

小区、停车场、路侧停车等区域,常常可以看到孩子们玩耍的身影,家长们在不远处看护。孩子欢笑,家长高兴,看起来是一副挺美好的画面,这里隐藏的安全隐患却一点儿也不美好。


案例1

在某住宅社区里,一辆轿车倒出停车位向前起步时,将一名原本蹲在车辆右后侧玩耍的小女孩卷入车底。幸运的是小女孩没有被车轮碾压,身体无大碍。


案例2

一男孩蹲在地上玩耍时,被一辆转弯轿车撞倒并碾压过去,司机迅速拨打了120,但男孩最终因抢救无效后死亡。


据统计分析,15.9%的儿童交通事故发生在小区、停车场及路段停车区域等场所。家长们千万不要因为小区和停车场等地方车速不快而放松了对孩子的监管,避免盲区事故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孩子远离汽车盲区。



横过马路 隐患四伏
父母的陪伴,让这个节日更加熠熠生辉。我们欢声笑语,我们齐心协力,我们共同渡过欢乐时光。

外出游玩的路上,大手拉着小手,听孩子绘声绘色分享他的快乐,这是幸福的亲子时光。然而,握住孩子柔软的小手,就一定能握紧他(她)的幸福和安全吗?

 在参与交通活动的过程中,特别是在过马路时,儿童常常存在横冲直撞、猛跑、忽然加速或折返等行为。这些行为是儿童步行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看护人抓着孩子的小手是远远不够的。

案例3

一男子牵着2岁的外孙女不走近在咫尺的人行横道,而是从路段中横穿马路,在穿过两条车道即将来到马路中央时,女童突然甩脱男子的手并掉头折返。此时恰好有一辆轿车经过,女童瞬间被撞出数米远,脸部着地趴在地上没了动静。


案例4

两手交握是相互动作,孩子很容易就能挣脱,看护人正确的做法是握住孩子的手腕,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防止孩子突然失去安全管控。有一点要特别提醒注意,孩子不喜欢被束缚,一些看护人习惯让孩子在前面自由自在地跑跳玩耍,自己在后面看着,这是非常危险的,生死只在瞬息,一旦有意外情况,看护人根本来不及反应。

无论什么情况,只要处于交通出行环境,我们一定要牢牢握住孩子的手腕不放松,马路不是游乐场,没有安全的自由不是自由。



相关法规 牢记遵守

遵守法规对安全和自由保障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与儿童出行安全相关的法规大家都了解吗?马路上骑车出行的孩子比比皆是,有些是在父母的陪伴下,有些是独自骑行或者几个孩子结伴。他们有没有违法?“孩子多大才可以骑车上路”? 

我国法律规定,12周岁以下的儿童不得骑自行车上路,16周岁以下儿童不得驾驶电动自行车上路。这是根据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来制定的。只有达到一定年龄,身体机能才能保证有足够的能力来安全驾驭自行车或电动自行车。虽然现在孩子生活条件优越,身体素质发育比较好,但是孩子在风险感知和突遇意外的应变等方面能力较弱,骑行更容易因各种意外情况导致事故。


案例5

一名11岁男孩和母亲一前一后横穿公路,行至路中央时停下等待过马路的时机。在一辆蓝色货车和一辆轿车驶过后,男孩起步前行,2秒后,一辆大货车从右方快速驶来,将其连人带车卷入车底并拖行十余米……


超过12周岁的孩子仍是未成年人,虽然具备了骑自行车上路的资格,身为家长,也要做好安全监管工作,要教会他们了解并遵守安全骑行的法律法规、安全常识,做一个负责任的监护人。


骑自行车上路不行,那在马路上骑滑板车可以吗?答案是“不”!《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七十四条规定:行人不得在道路上使用滑板、旱冰鞋等滑行工具。也就是说,滑板、旱冰鞋、滑板车、电动平衡车等工具,都不得在道路上使用。成年人存在危险、不被允许的行为,未成年人更要严格禁止。



安全座椅 儿童必备

孩子永远是父母的心头肉、掌中宝,为了孩子的笑脸,让我们付出所有也在所不惜。奇怪的是,很多父母舍得在吃喝玩乐上给与孩子一切,却舍不得买汽车安全座椅来保障孩子的安全。因为前者带来的快乐和满足立竿见影,后者带来的隐患只是概率事件。但是,哪怕十万分之一的概率,家长能承受得起吗?


案例6

在某高速公路上,一辆轿车撞上中央护栏。驾驶人系了安全带毫发无伤,但坐在后排的年仅5岁的女儿因没有安全座椅,和车身发生了猛烈碰撞,受伤严重,最终抢救无效死亡。


父母温暖的怀抱、近距离的副驾驶座、宽敞的后排座,这些看似舒适的位置,都是交通事故中吞噬儿童安全的危险之地。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碰撞产生的冲击力,远远超出成人的能力范围;而前排安全气囊弹开瞬间的冲力可达到300km/h,绝不是身体发育不完善的儿童所能承受的。


安全带是基于成年人的身高和体重所设计,只能保护身高1.45米以上的人体,低于这个高度,在惯性作用下,安全带很容易勒到颈脖,造成窒息或者折断脖子。所以,对于身高不足的儿童来说,安全座椅是唯一可以保证儿童乘车安全的工具。根据数据统计,发生交通事故时,汽车内未安装儿童安全座椅的婴童死亡率是安装了儿童安全座椅的8倍,受伤率是3倍。为了孩子的生命安全,不要心存侥幸,请遵守法律,正确使用儿童安全座椅。



以身作则 随时候教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最好的老师,什么也比不上父母的言传身教。良好的交通安全意识和习惯,就在家长正确引导的耳濡目染下形成。很不幸,有些时候孩子在遵守交通规则,而大人却成了拖后腿的。路口经常发生这样的情况:大人带着孩子闯红灯过马路,孩子提醒应该等红灯,大人却说:“没关系,这会儿没车”,甚至还有的说:“没关系,汽车不敢撞我们”。把孩子放在共享单车车筐里、带着孩子随意横穿马路、骑电动自行车不给自己和孩子戴头盔、放任孩子在马路上打闹追逐.......这些“熊家长”的坑娃行为,坑的不仅仅是一时的人身安全,对安全意识的破坏更是长久地威胁着孩子的安全。


案例7

一位母亲无视交通法规,骑着电动自行车带着孩子横穿车流,进入大货车盲区被撞身亡


案例8

某家长大摇大摆地横穿马路,孩子效仿被对面疾驰而过的汽车撞倒。


这样的案例数不胜数,孩子是一张白纸,能否呈现美丽的图画,要靠家长规范的下笔涂抹。教会孩子交通安全知识、遵守交通规则,家长首先要做到“以身作则”。交通安全不是一堂枯燥的课程,它隐藏在生活的每时每刻,家长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随时向孩子灌输交通安全知识和法规,给孩子树立好榜样、培养孩子的交通安全意识,这是我们给与孩子们长久的爱与呵护。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座花园

朵朵芬芳要靠家长浇灌

每一个孩子

都是一片星光

点点光华要靠家长点亮

重视交通安全、懂法守法

不藐视规则,不心存侥幸

让我们一起大手拉小手

共同守护孩子的美好未来!


责编:李艳菊

来源:北京交警

专题交通顽障痼疾集中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