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长沙县科技局组织长沙县茶产业科技特派员专家服务团前往开慧、金井、高桥、福临镇等5家茶企,深入茶园基地一线“把脉问诊”,开展技术服务,精心指导茶树种植生长和茶产业发展。
高桥镇鸿大茶叶公司的种植基地现有面积370余亩,而在几年前,还远远没有这样的规模和品种。近两年来,县科技局不定期组织科技专家服务团为基地茶叶生长提供指导,解决发展难题,如今园内有槠叶齐、湘波绿、黄金茶等多个品种,年产值达3500万元。目前茶树正处于高温高湿的生长期,行走在百亩茶园内,科技特派员一行与基地负责人一道查看茶树生长情况,查找发现问题,并就病虫害防治提出指导建议。
湖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副所长王沅江介绍,“现在正是茶树病虫害防治的关键时期,希望茶农朋友们要做好防治防控,采取物理防控,比如说黄板、杀虫灯等。此外,可以采取生物防治措施,比如生物农药等,但要合理使用,不能过量。”
作为长沙县农业发展的“一县一特”产业,今年5月,“长沙绿茶”获批成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茶产业多年来在促进农民增收、乡村振兴、践行“两山”理论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推进乡村产业振兴要稳住农业基本盘,深入实施“六大强农”行动,推进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科技特派员在其中发挥了关键作用。2022年长沙县着力打造科技特派员“点线面”综合服务模式,开展科技特派员“一对一”派驻立足精准对接企业、组建科技特派员专家服务团,有针对性开展组团服务,助力产业加快发展、企业迅速成长、茶农增收致富。
湖南省农科院科技服务处处长李健权告诉记者,“我们一般每个月都会组团到各基地开展一两次服务,对于当前的季节,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病虫害的防治,潜在的危害如何防治,已造成的危害如何补救;二是干旱季节之后,新茶园除草要注意什么事项,茶园修剪之后如何长好,把长沙绿茶的品牌形象、品质进一步提升。”
下一步,长沙县科技特派员还计划探索开展茶产业生产社会化服务,聚集省级专家、本土专家及田秀才和茶叶企业等资源力量,组建社会化技术服务团队,点对点帮助茶叶种植大户解决生产难题,提升品牌质量,助力全县擦亮绿茶品牌。
作者:武天玉 董坤
责编:王宇熙 刘思静 审核:李欢 许芬芬 唐枝花
来源:长沙县融媒体中心
专题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经授权后,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