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融媒6月4日讯 从全面排查地质灾害隐患点、城乡内涝灾害、高危房屋建筑、水利工程、旅游景区等风险隐患,到及时把危险区域人员提前转移到安全地带;从做好物资储备和预置救援队伍,到开展防汛工作专项监督检查等……连日来,中方县各级各部门闻“汛”而动,围绕“不死一人、不垮一库一坝”和社会面总体平稳有序目标,勇挑重担,协同作战,全力以赴抓紧抓实各项防御和应急保障工作,坚决打好打赢今年入汛以来的第一场硬仗。
6月3日18时到4日9时,该县平均雨量47.3毫米。发生降雨站点42处,其中100-200毫米站点2处。最大累积雨量出现在袁家镇蒋家村为174.8毫米,最大1小时滚动雨量64.7毫米,截至3日18时,全县共转移人员100人,无接到人员因灾伤亡情况,全县社会面平稳有序。
高位推动迅速进入“战时”状态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本轮强降雨防范工作。6月2日以来,县委书记张家铣一直在县应急指挥中心坐镇指挥,县委副书记、县长胡杰等县级领导深入联系乡镇督战指导,以上率下带动各级各部门落实防汛责任,形成了统一指挥、上下联动、全民发动的战时防御工作格局。
面对今年来强度最强、范围最广、持续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强降水过程,县乡村三级严阵以待,坚决落实省市防汛度汛、安全生产的相关要求,协同作战,县防汛抗旱指挥部所有成员单位全部派员到县应急指挥中心联合值守,加强会商研判和预警信息传达。该县6月2日10时将防汛应急响应提升为Ⅲ级,6月3日12时起将防汛应急响应提升为Ⅱ级,同时发布停航、停运、停集、停赛通知,牢牢把握防汛主动权。
齐心协力织密筑牢防汛坚固防线
在防汛这场硬“仗”中,全县各级救援队伍按照“宁可信其大、不可信其小,宁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万一,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无备”工作要求,各类救援物资装备已经前置到各个可能发生灾害的地点,并第一时间开展演练,确保发生险情能第一时间救援到位。
暴雨来临,该县各级各类救援队伍迅速进入战斗状态,闻令而动、枕戈待旦,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积极投身强降雨防御一线,全面做好隐患排查整治、人员转移、物资储备等防汛减灾各项工作。
县自然资源部门出动巡查人员300余人次,巡查在册所有地质灾害隐患点116处,切坡建房3531处,对232个点长进行了全覆盖调度;县交通部门共投入公路抢险人员150人,机械设备50台,清理塌方55处,设置临时警示标志40余处;县住建部门对15个在建工地进行巡查;县城管执法部门出动60人次对管辖区域道路桥梁进行巡查、清疏;县水利局投入巡查排查人员80人次,排查巡查111座水库,22段堤防、3个水电站、282处骨干山塘;县农业农村部门结合农业生产实际,成立14人应急小分队24小时待命,组成4个分队进入中方、泸阳、铜湾、铁坡4个片区下乡进行防灾救灾;县公安部门投入150人次维护道路交通秩序,县供电部门、铁塔公司、三大运营商落实应急抢险力量加强电路、通信线路巡查维护,全力保障电力、通信正常。
持续跟踪问效倒逼防汛责任落实
在防御强降雨过程中,该县还强化对防汛工作的跟踪问效,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担任防汛总负责人,全体联乡县领导赶赴乡镇指导防汛工作,镇村主要负责人加强值班值守,地灾点片长、点长以及水库安全管护员24小时不间断进行巡查,全面落实“县领导联系镇、镇领导联系村、村干部联系户”机制,指导督促做好强降雨防御各项工作。
中方镇对存在隐患安全的山体滑坡、地面塌陷、切坡建房等地段均设置了警戒线、警示牌,连夜转移安置群众5户10人;铜湾镇160余名党员干部毫不退缩,转移安置33户93人,排查隐患29处;泸阳镇组建6支防汛抢险巡查队伍,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转移群众20余人,发布防汛通知200余条;新建镇挨家挨户走访,排查风险隐患,摸排农户6户,转移群众10人;花桥镇对辖区内14个地质灾害点、19座水库、104座山塘和其他重点区域全面排查,转移安置2户5人;袁家镇对两处塌方路段开展抢险工作,以最快时间恢复了道路畅通……
同时,该县充分利用“村村响”广播、打铜锣、吹口哨、上门宣传等“应急叫醒”机制,为防汛抗灾赢得更大主动。县融媒体中心在“掌心中方”APP、抖音等平台发布防汛指南等应急科普知识,告知群众在暴雨期间应该做什么、避免做什么,并向社会公布各易涝点,让群众防范更有针对性、更高效率。
面对这场来势凶猛的强降雨,中方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在关键时刻拉得出、打得响、能战斗,有力有效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作者:丁泉
责编:杨丽群
来源:中方县融媒体中心
专题
专题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