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的“苦瓜”夫妻,如今过上了甜蜜生活。
种植基地里,一个个色泽嫩白、手腕般大小的苦瓜挂满了枝头。
将新鲜的苦瓜切片、焯水、晾晒,再拌进紫苏、食盐等佐料加工成苦瓜皮。
专访现场。
雨湖新闻网讯(记者 陈娟 易阳思 通讯员 吴湛 伍彦羽)苦瓜清热解毒,是消暑的一道好菜,加工后的苦瓜皮对人体益处颇多。在鹤岭镇双泉村,昔日的贫困户黄国文,不仅自己通过发展“苦瓜”加工产业实现脱贫,还成立湘潭鹏程种养专业合作社,带动周边贫困户一起过上了“甜日子”。来,跟随记者脚步探寻这一“特殊”的味道。
记者:请谈谈以前您家里的情况,哪一年成为建档立卡贫苦户的,以及当时内心的想法。
黄国文:2009年以前,我和妻子杨永辉在村口开了家商店,兼顾种责任田、喂猪,每年经济收入还算可以。但从这年年中开始,妻子身体状况逐渐变差,被确诊为慢性精神病,先后3次住院治疗,平静的家庭生活因此被打乱。
为全力以赴照顾妻子,我放弃了年收入有数万元的商店。恰在这时,家里的房子因修高速公路被征收,便带着妻女到数公里外的鹤岭镇街上租房子住,一切生活开支全靠“吃老本”。
2011年,我自己又被查出结肠癌,动了手术,花费7万多元。家中微薄的积蓄以及有限的征拆补偿款经不起如此折腾,很快就所剩无几。两个女儿还在上学,家里早已不堪重负。2014年,我被列为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我是个自尊心很强的人,都沦为贫困户了,我迫切地想改变这个状况。
当时,原响塘乡一带有手工加工酸栆片、苦瓜皮的传统习俗。为了改变家里的经济状况,我也萌生了通过农产品加工发展特色产业的想法。
记者:在确定脱贫思路后,遇到了哪些困难和问题?又是怎么解决的?
黄国文:确定了大概的脱贫思路后,种什么,加工什么,其实我都没把握。在我一筹莫展的时候,当时的结对帮扶责任人,雨湖区民政局副局长周瑾谦上门走访了解情况后,多次登门拜访省市农业专家咨询,最终经过讨论商量,我们敲定种植苦瓜。因为苦瓜易种植,生命力强,好打理,抗病性强,产量高,结果期长,市场也比较畅销,如果滞销,还可以制成苦瓜皮卖。
找准产业后,启动资金、种植技术、销售渠道这些都是难题。随后,周谨谦又帮我联系了优质高产的苦瓜种子,并筹措4000元钱作为项目启动资金。又与雨湖区姜畲现代农业示范园尚勇蔬菜基地负责人唐光强联系,希望能提供技术指导。周谨谦还动员单位同事、亲戚朋友等帮助购买农产品。在如此贴心周到的帮扶下,我开启了种植致富之路。
种植苦瓜的第一年,全家人均收入就达到近4000元,这更坚定了我自力更生、种植蔬菜的决心。这些年,在帮扶人员、技术人员的指导下,我在种植苦瓜的同时不断扩大种植种类和面积。
记者:您是怎么想起要成立合作社的?能介绍一下合作社的情况吗?
黄国文:种植、加工慢慢有了起色,日子慢慢宽裕了,我开始感觉人手不够,单靠自己也做不出什么名堂,就琢磨着怎么把产业做大,想着是不是组织附近的贫困户一起成立合作社。2019年初,我打定主意想把自家“小菜园”变成共同致富“大基地”。
我们种的是本地苦瓜,卖4块多一公斤,但外地苦瓜只卖几毛钱。新鲜苦瓜销量不好、利润不大,便决定加工成苦瓜皮,这样效益就好多了。我们制作的苦瓜皮有辣味、甘草味等多种口味,有瓶装也有袋装,应该会销路不错。于是,说干就干,我就带着村里建档立卡贫困户、残疾人士成立了湘潭程鹏种植种养合作社。
湘潭程鹏种养专业合作社以农产品加工业和蔬菜产业为主,采取“合作社+基地+公司+农户”运作模式,合作社驻地双泉村辽子组距离湘潭市城区只有12公里,交通便利。2019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万元,种植苦瓜、南瓜、玉米、水稻等共计面积70余亩,同时开展农产品深加工等产业。
在各级农委和政府的关怀指导下,合作社得到了快速发展。社员从成立初的5户,迅速发展到15户,成员覆盖2个行政村,由于全部采用了标准化生产和高效节水技术,每亩可增收500元,对周边的农户起到明显的带动作用,提供就业岗位40余个,不少农民增加了收入,摆脱了贫困,迈向了小康,“出门打工不如在家种菜”已成为当地农民的口头禅。
我家的经济状况也明显得到改善,日子越过越滋润,生活压力小了,我妻子的精神病也明显好转,再也没有发作过了。
记者:从贫困户到如今的衣食无忧,您有没有印象特别深刻的人或者事和大家分享,您觉得这一段经历带给您的是什么?
黄国文:当然有,这一路来有许多关心帮助我的人。除了周瑾谦,还有很多。比如,后来在周瑾谦的介绍下我来到尚勇蔬菜基地向唐光强学习种植技术。唐光强根据自己多年来的实践经验,建议我从苦瓜单品种植开始,今后再视情况扩大规模和品种,并承诺免费提供种苗和技术指导,凡是卖不出去的蔬菜,他都按保底价包销。
在唐光强的蔬菜基地学习后,我回家请人开辟了3亩地。接下来的移栽苦瓜苗、浇水、施肥、扎架等每一步,都严格按照唐光强指点的方法去做,并不时打电话请教。唐光强每隔10来天就挤时间来我家查看苦瓜苗长势,指出施肥、治虫、整枝等方面需要注意或改进的问题。
从移栽苦瓜苗到采收苦瓜上市,我们夫妻俩每天起早贪黑劳作,实在坚持不住或忙不过来才请人帮忙。5月至9月,每隔2-3天就可以采收一批苦瓜,每批100-200公斤不等。为了减少成本、增加收入,我一般是凌晨1点左右就骑着动力三轮车到市区一家菜场卖苦瓜。
回想起脱贫的历程,我2014年成为建档立卡贫困户,2015年就实现了脱贫,现在还能带动村民一起勤劳致富,这段经历让我学会感恩,如今日子好了,我很想回报社会,回报关心我的人。
记者:现在您的家庭经济情况怎样?接下来,有什么打算?
黄国文:心态好不攀比,做有意义的事情,家庭和睦、平安健康就是我的人生理想。现在生活越来越好,两个女儿都已经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大女儿已成家,妻子病情稳定,全家人幸福指数较高,我很满足了。经过多年的发展,湘潭程鹏种养专业合作社规模更大了,生产种类变多了,销售渠道也更宽了, 2021年,光蔬菜水稻总产量就有300吨,年产值达20万元。
合作社的成立促进土地流转,发展规模经营,培养了新型农民,促进了科技推广,克服一家一户小生产,增强了我们农民的市场竞争能力,增加了抵御风险的能力,带动农民增收。2021年,合作社还被评为湘潭市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社。接下来,我打算继续发展壮大产业,把产业做大做强,力争做好“事”做好“人”,带着合作社的成员全面致富奔小康。
作者:陈娟 易阳思 吴湛 伍彦羽
责编:易阳思
来源:雨湖区融媒体中心
专题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