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阴融媒体讯(记者 张千帆 苏扬)“您好,请靠边停车,带好口罩!麻烦量哈体温,扫一下看看场所码。”3月21日凌晨5点,在湘阴县六塘乡的许广高速六塘收费站出口处,检查站工作人员王程不断重复着这句话,不厌其烦对进入县境内的车辆、人员进行查验、登记。
高速路口,是防疫的“前哨”。3月17日,我县报告1例省外返乡人员新冠肺炎确诊病例。顿时,全县疫情防控形势变得严峻复杂,进入到了“疫情防控特护期”。此刻,和王程一样,另外7名检查站工作人员依然精神抖擞的按照工作流程,一丝不苟的对通过高速进入县境的车辆进行检查,对车上人员逐一测量体温、扫行程码,做到不漏一车、不漏一人,全力筑牢湘阴“东大门”防疫安全防线。
执勤人员每8人一组,分三班倒,24小时轮班值守,95年出生、去年刚考录公务员的执勤人员李雅正和同事一起从春节开始就坚守于此,说起“站岗”感受,李雅正笑着讲,就连吃饭都跟打仗一样,上厕所都要跑快一点。
和六塘乡收费站一样,作为“南大门”的洋沙湖镇许广高速收费站也在不断完善疫情防控检查机制,该镇组成了一名由主要党镇干部带队,镇村干部、公安干警、医护人员、党员志愿者等11人为成员的检查班组,24小时不间值守检查,确保红黄码人员入境即监管,中高风险地区人员入境必做核酸检测。
“值守工作看似简单,但昼夜不停,风雨无阻,既要经历忙碌的车流高峰期,也要坚守冰冷的寒夜,有时候一站就是几个小时,但是守护群众身体健康安全是所有执勤人员的心声。”洋沙湖镇副镇长柳叶说。
在樟树镇、岭北镇等边界乡镇,镇村干部、医护人员、村民志愿者24小时值班值守,测量体温、扫场所码,发放外市来岳人员疫情防控须知和村民疫情防控明白卡,仔细询问入境人员的目的地,并与目的地村(社区)即时对接,做到每一名人员入境,都能有迹可循。
“他们真的很辛苦,每天都在站岗。”过往群众李大姐表示。“感谢他们,有他们在我们群众很放心!”
责编:李阳
来源:湘阴县融媒体中心
专题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