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湘西南的崀山,远处是世界遗产赤壁丹霞青峰,近处是江南田田。
千年小城新宁就坐落在崀山之北,夫夷江、新寨河和长塘河三江汇集之处。“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广进达三江”,想必古人择城于此,也有通达四海,走向外面的美好寄寓。
夫夷江景图
新宁县城是一座典型的湘西南小城,三江冲积的平原肥沃滋养。新寨河和长塘河宛如大地的腰带,在长湖冲田塘和飞跃田塘上婀娜婉转,逐浪而舞。依河成街,桥街相连,是新宁民居生活的真实写照。于是,桥便成了新宁民间建筑的标签。一座座砖瓦木石建构的廊桥横跨长塘河和新寨河,三里一桥,七里一亭,静寂的隐匿在柳青桃红中。据说,两条河上原有著名廊桥四五十座,大多已毁,只残留遗迹或者被改造成了水泥桥。现存并纳入文物保护序列的廊桥共有11座。其中从新寨河上溯,就有江口桥、迴龙桥、寺山桥、龙潭桥等;从长塘河上溯,有太平桥、雷打桥、曾家桥、狮象桥、罗洪桥等。
刘敦桢手绘江口桥全景图
这些桥始建于明或清,砖瓦木石构造,石墩构筑,卯榫结构,抬梁上木架铺桥板,双重檐着小青瓦。主要用于交通,并为行人提供遮雨、歇息、观景的功能。古人修建一座廊桥,花费颇多,为了保护廊桥永久便民使用,每座桥中间会设神坛,上供关帝,每逢初一、十五或者重要的节气日,善男信女会携带肉果供品,焚香烧纸祈求防火、赐福、出行平安、纳财等。廊桥的概念最早是我国现代建筑学、建筑史学家刘敦桢先生提出,他在《中国之廊桥》一文中写道:现存廊桥,以湖南西南和广西西北一带为数较多,形式亦颇为秀丽而富于变化。余故居僻处湘西南部,昔日交通阻塞,不易接受外来影响,故旧法流传,犹未全替。现境内之桥,属于此者甚多,而其中又以江口桥最为雄巨。刘敦桢手绘江口桥结构图
刘敦桢先生出生于新宁县城,自小行走新寨河和长塘河两岸,流连于各座廊桥,廊桥的建筑美学深深印记脑海中,特别是对江口桥念念不忘。先生少年神童,16岁便考取官费留学日本,学成归国后先后创设了苏州工业专门学校建筑科、湖南大学土木系、中央大学(现在的南京大学)建筑系并担任讲师或者教授,毕生致力于建筑教学并发扬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史称“北梁南刘”。1937年冬,少年一别,出走半生的刘敦桢先生回到阔别已久的故乡新宁,他利用闲暇时间对新宁县城周边的重要廊桥全面展开研究调查,带领学生下河堤,爬桥梁,测量绘图,深入了解廊桥的建造历史和文物价值,并将研究成果汇集在《中国之廊桥》一文,填补了湘西南民间建筑研究的空白。沿着先贤的足迹,春雪料峭中,我们沿河而上,走进廊桥的历史。新寨河雪景图
江口桥是新宁人民最有记忆印象的廊桥,坐落于县城西南郊外,新寨河汇入夫夷江的江口上,故称江口桥。始建于明万历年间,清以后屡经修治。据刘敦桢先生在《中国之廊桥》记载:东西九孔,桥跨102米。桥之两涯各建驳岸一处,中为石墩八座,皆以粗巨石条叠砌。墩迎水一面构为水尖,以杀洪流,其另端则做方头。大梁上铺木板一层,约阔3.5米,板之两侧各施地袱二行。廊屋之顶为两坡式,铺以小瓦。而桥中央一间,过去因祀关羽,故加建歇山式檐,以示崇异,于是外观形成变化。从以上文字描述可以看出,江口桥和现存的迴龙桥、龙潭桥、狮象桥、罗洪桥等形制如一,桥墩石砌,上为鹊巢式构架,桥上硬山式穿斗木结构廊亭建筑,两头端辟有桥门,各建山墙一堵,中间为四檐倒水凉亭,巍然雄峙于新寨河上。解放后,新宁县在其下游30米处修建了金黄公路桥,从而原桥逐步废弃,最后于文革期间被毁,只留下数个丹霞石石墩孤立江面,令人扼腕叹息。
江口桥往上数百米就是迴龙桥。该桥位于新宁县金石镇柳山村,因其上游百余米处有新寨河与长塘河会合,流经此桥,故名为“迴龙桥”。桥南为开阔田垅,桥北是柳山村老街。站在桥上,只见河两岸柳条长垂,江中水藻摇曳,渔舟远行。该桥为典型的风雨桥,五墩鹊巢构架,全长78米,桥面宽3.8米,34弄,每弄宽2米,正中一弄为四檐倒水凉亭结构。桥头北左右各立捐款碑两块,左为“皇清雍正伍季岁次于末仲冬月既望吉日立”捐款碑,周围饰双龙奇宝图,右为重修捐款碑。其正梁有“皇图巩固光绪廿四年次戊戌春仲月吉日重修补修……”等字样。可见该桥始建于1727年,1898年重修补修。2009年11月19日,刘敦桢之子东南大学教授刘叙杰先生回新宁,参观考察了该桥。其后他在《湖南新宁古建考察纪行》写道:桥上所覆之陶瓦正面均印有楷书“迴龙桥”三字,表明该瓦乃属专用,此种方式于其他廊桥极为少见。
迴龙桥全景图二
回首百年。1930年12月,红七军在军长张云逸、政委邓小平的率领下攻武冈不克后,经万塘、水庙向广西全州转移,途经迴龙桥时,为保证桥身安全,防止部队辎重对古桥有破坏,在桥头山墙上题字“本部不过桥”,以告诫官兵要保护古桥古迹。留下了一段红军爱桥护桥的佳话,后人刻碑铭记。穿过历史风雨,迴龙桥迎来了新时代。该桥经多次抢救性维修,目前保存完好,古貌展新颜,雄姿英发呈现在世人面前,已成为广大摄影、写生爱好者的多喜爱。迴龙桥往上数百米就是新寨河与长塘河交汇处李家塘村,太平桥就位于长塘河入口处。河道平缓曲折,两岸的乌桕蓬生,竹影横斜。简朴通透的太平桥就横跨在变窄的河面上,倒映水中,影影卓卓。李家塘雪景图
经考,太平桥始建于明嘉靖年间,距今500余年。该桥规模不大,跨度30余米,仅有两墩三跨。登桥门户置于桥两端之正面。内部梁架结构式样为抬梁式四柱七檩,中央辟为过往通道,两侧置栅栏及供行旅休息使用之通长坐凳。此等制式,皆和县内各廊桥所同。梁上置有精美雕刻之驼峰及梁端施象首等刻饰,梁表面施有突出之迴纹雕刻,造型十分精致美观,可见制作此桥时之殚费心力。据说,李家塘的陈氏先祖,迁徙路过此地,见双河汇聚,前有圆滩,酷似双龙抢宝,是一块绝佳的风水宝地。于是,陈氏先祖买下方圆数千亩地,在此安家定居,开枝散叶,瓜瓞绵绵。为解决村内交通,陈氏族人捐资兴建了太平桥。取名太平,寓意天下太平,祈盼国泰民安。也许是山水的灵气滋养,陈氏后裔重文兴教,乡贤辈出。也许是厚积薄发,到了晚清,李家塘终于出了一个举人陈佳宝。陈佳宝有一个外侄刘长佑,家住新宁县城,一路跟随他到岳麓书院求学,结识了新宁老乡江忠源,并相伴回乡办团练。1851年,广西爆发太平天国起义。1852年,刘长佑随江忠源率乡勇赴广西参与作战,保境安民。此后转战大江南北,累军功而擢升,1862年擢两广总督,后调任直隶总督,成为晚清一代重臣。病死于老家,葬于白沙镇泉田村鹜集塘龙形山。
走在太平桥上,抚栏追思,遥想当年,少年英姿的刘长佑跟随姑父陈佳宝拜别长辈族人,牵过高头大马,走过太平桥,从此走上了求学、办团练、保境安民的行伍人生。也许,刘长佑年少时与太平桥一别,“天下太平”的思想便根植于心一路追随。百年之下,前尘早已水波不兴,只有廊桥如山静默不语。春雪后的李家塘,山林田野洁白如画,长塘河两岸的民宅鳞次栉比,透绿的长塘河水悄然轻流。天空中雪花飘落,太平桥瓦檐斑白,宛如一位老人,形销骨立地静坐着,看逝水长流,静听雪落无声。新寨河发源于新宁县八峒瑶乡连绵高山,过麻林,出石门,一路奔袭而下,到了大崀山脚下的龙潭桥村,至此舒缓平静,形似龙潭。 龙潭桥就坐落于此。桥为东南走向,是典型的廊桥风格。始建于清,规模甚大,共有六跨五墩,墩面前端均镌有龟、蛇浮雕。桥门置于二端之侧面,桥身中部屋顶建歇山顶,桥身内置木梁架共33跨,每跨间距约2.5米,全长约80米,是新宁县现保存最长的廊桥。龙潭桥全景图
据桥头南端修缮碑记记载:1819年曾被洪水冲跨桥墩而复修。1945年遭日寇焚毁,随又复修。1986年村民集资进行了维修,并在桥头两端各增添“龙潭桥”匾额一面。桥头有一位精神矍铄的老者正在清扫积雪,两鬓冒着汗气。攀谈中得知,老者姓唐,以前在某县政府机关工作,担任领导职务,退休后回到老家龙潭桥村生活,颐养天年。唐老摇摇头:“小时候在这桥上走来走去,只想走远一点,年纪大了就只想回来了。现在农村什么都有,交通也方便。还是老家好啊!”据唐老介绍,退休后他在老家种了几垄小菜,养了几十只鸡鸭,每天在村里走一走,看山望水,舒服长寿。特别是桥两头是万亩良田。每到春天三月,油菜花开,柳树、河水、农舍、廊桥掩映在油菜花海里,美不胜收。赏花的,拍照的,热闹的很。作家张翎在《交错的彼岸》中写道:“一个没有离开过家的人,是没有故土的。”也许我们正因为有了离开才有了眷恋,才有了故土的魂牵梦绕。别过唐老。回首廊桥,远处是大崀山的雄姿剪影,近处炊烟袅袅,阡陌农田,油菜苗青葱,是静谧的乡村。每一条河流都有一座桥,每一座桥都有人走过。桥的这一头是故乡,桥的那一头是梦想。廊桥就这样,静静地,年复一年,日复一日,迎来归乡的游子,又送走远行的少年,一个个马蹄印是出发,也是归程。也许你会荣归故里,也许你将落魄返乡,但家乡的廊桥依然如少年时把你推出门外的母亲,在你归来的那一刻张开双臂拥你回家。因为,新寨河知道,长塘河知道,廊桥知道。你是大崀山人,你的根在崀山,跨过山海,终会归来。
作者:杜一一
责编:李彦明
来源:新宁县融媒体中心
专题美文赏析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经授权后,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