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巾帼文明岗绿丰公司:打造产业融合体系,助力乡村振兴
最爱大雨湖 • 要闻
2022-03-07 16:37:27

雨湖新闻网讯 湘潭绿丰保鲜蔬菜配送有限公司创建于2004年4月,注册资本6000万元,市供销社占股35%,年销售1.2亿元。公司现有员工148人,农产品直销店56家,主营蔬菜、水果、食品干货等农副产品。蘑菇、西瓜等直营基地3个共1200亩,联营共建农产品基地3500亩,总部配送中心占地41亩,集总部办公、信息化处理中心、仓储、冷藏配送、电商平台、农业废弃物循环处理等于一体,企业致力于发挥其省级龙头企业优势,带领兄弟合作单位,积极创建发展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体系。

该公司先后获国家级农业星创天地,被农业农村部评为2019年数字农业农村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优秀项目。获评省级两型示范企业、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称号、湖南省农业产业化农头企业、湖南省巾帼文明岗、湖南省巾帼科技示范基地;湘潭市农业产业化标杆企业等。同时公司荣获“湘潭市脱贫攻坚先进集体”“湘潭市万企帮万村示范扶贫车间”“湘潭市万企帮万村示范扶贫基地”称号。

突出服务三农定位,用心用情彰显巾帼责任担当

坚守岗位抗击疫情。2020年春节面对来势汹汹新冠肺炎疫情,绿丰农场“掌门人”贺超云看在眼里紧在心里。所有农贸市场都停止了营业,市民日常生活需求和蔬菜种植户的销售都成了问题。为此,她果断的要求公司全员停休,抓防疫,促生产、保供给,三管齐下。从各基地生产、调运蔬菜248吨,协调收购周边滞销红菜苔、矮脚白、白萝卜等农产品164吨。加工干菇29.8吨,干红菜苔4吨、干包菜2吨、其他干蔬菜12吨。利用信息平台有效共享,线上线下融合,送货到户,累计供应粮油、蔬果、鸡蛋等农产品451个品种,协调供货商,组织调运农产品816.38吨。为抗击疫情作出显著贡献,获得抗疫先锋称号。

帮扶销售助力脱贫。公司建设秸秆综合利用与食用菌加工产业扶贫项目,通过土地流转、玉米基地承包种植、秸秆收储运、种植技术培训与低价原料供给等多渠道让贫困户实现增收,在保证贫困户收益的同时提供技术培训与就业岗位,新增180个就业岗位,帮扶1745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贫困户人均增收1200元/年。2020年,公司投资60多万元,打造“门店销售+电商平台+同城配送”的销售模式,把收购的扶贫农产品推广到消费者手中,扶贫农产品达55个品类,几年来,带动400多个贫困户年均增收达2000元。

突出行业主导作用,创新创业助推乡村振兴战略

坚持改革创新。发挥供销社产业类别和经营主体众多的优势,组织供销体系内涉农企业,积极构建生产、加工、销售、支撑、服务五个体系。将为农服务从流通环节延伸到产业链全过程,规划建设“一平台三中心”,即“产业融合信息管理平台”“农产品多元化加工中心”“农产品集采集配中心”“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中心”。成立绿丰农业科技创新服务中心(绿丰科创院),组织开展数字农业管理平台与硬件推广、职业农民培训、无人机测绘、植保飞防、农业采摘机器人等研发与服务工作,为乡村振兴增添科技力量。

坚持绿色发展。近年来,公司大力践行生态文明理念,坚持农业现代化与绿色化协同发展,坚持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并重,创新技术和模式,先后建成容积1000m3的沼气工程与占地3500m2的食用菌基料生产中心,大力推动秸秆等农业废弃物“五化”(肥料化、饲料化、能源化、基料化、工业化)利用,实现日均回收处理农业废弃物70吨,年产花卉陶粒1000吨、食用菌基料6000吨、有机肥5000吨、动物饲料300吨,为循环农业发展和美丽乡村建设贡献了力量。

突出农产品加工关键,着力提高农产品综合利用价值

加工环节是农产品从产地到顾客的必经环节,对农产品品质保障和销量产生重要影响。公司从三个方面发力,切实加强这个关键环节。一是提升初加工水平。目前,建成货物周转仓库2000平米,装备15台专业运输车辆。公司被评为国家级农产品初加工示范企业。二是推进精深加工。针对农产品生产、储存与市场销售之间的时间差,引进先进的深加工设备,将基地生产的食用菌精细加工成干菇、休闲零食等,提升农产品附加值。三是发展副产品循环利用。回收公司及合作企业的全部农产品废弃物,日均回收处理农业废弃物能力达到30吨,为“榨干用尽”农产品价值、提高综合利用效益进行了有益探索,取得了很好效益。

责编:姜俊

来源:雨湖区融媒体中心

专题雨湖区推进“百十亿”工程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