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2021丨枫树维回乡被确定为首批全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十个之一)、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乡
视外桃源 • 【视外桃源】精选
2022-03-01 09:12:20

2021年,桃源枫树维回乡被确定为首批全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十个之一)、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乡。近年来,先后获得“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国家级生态乡镇”“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等荣誉称号。

桃源县枫树维回乡​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指引下,坚持以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全力建设“中华民族一家亲展示馆,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努力打造民族融合发展样本。为全面展示民族融合成果,全力讲好民族融合故事,营造各族群众共商、共议、共建、共享的良好局面,桃源县枫树维回乡深入推进“四个融合”。

图为中华民族一家亲展示馆正门

图为中华民族一家亲展示馆内部

坚持党建统揽,推进结构融合。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全面领导,各族群众共商、共议,共同参与本地社会事务管理,不断推进相互嵌入式的生活、居住结构,让大家在认知中认同、在融入中融合。为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绘制民族团结宣传墙体画6幅,落成“红石榴”团结雕塑1座,增加民族团结融合元素60处,全面升级团结小区软硬件设施,用形式多样的“民族团结文化墙”让人民群众时时看到文化、处处感知文明、事事想到和谐。坚持不懈地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唱响民族团结进步主旋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人民群众素质,引导广大群众以社会正能量为引领,自觉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团结。

图为民族团结文化墙和“红石榴”团结雕塑等文化宣传阵地

坚持平等交往,推进情感融合。在语言互通中平等交流,既充分保障各民族使用和发展自己语言文字的自由,又开展通识教育。在婚姻互通中平等交融,形成“婚事共商量,婚俗共尊重”的良好通婚风气。在子女民族选择中彰显平等,充分尊重通婚家庭子女的民族选择,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目前,维吾尔族与其他各族通婚率达100%。

坚持兼容并蓄,推进文化融合。以文化精华共享、喜庆节日共庆、文化产品共创的方式积极引导各民族文化融合,推动各族文化相互吸收、相互融合,形成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不断厚植爱家、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近年来,《翦伯赞》《维乡追梦》《翦氏夫人》等反映民族交融的文化作品广受好评。2021年,建成全国首家以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的“中华民族一家亲”展示馆。展馆建筑面积400平方米,以图片、视频、实物、“非遗”展示结合的方式展现各民族繁衍生息、守望相助、同心同德、共建家园的美丽画卷,成为展示民族团结融合发展的重要窗口。

坚持共建共享,推进利益融合。围绕省委、市委、县委工作发展思路,积极推动各族群众共建家园、共兴产业、共享成果,形成彼此交织、相互促进的利益共同体。乡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枫林花海”、智博农业科技园、肉牛养殖及加工等产业成为全县乡村振兴的典范。2019年“枫林花海”成功升级为国家4A级景区,2020年被评为“全国百佳乡村旅游目的地”。2021年国庆期间借助“枫林花海”景区门票收入日均达60万元,吸引周边村民充分利用景区资源,将花海风光、农家趣味转化为旅游产品、旅游商品,个体摆摊户人均增收1500元。


作者:马梦遥 刘艺池 刘祎祎

责编:熊夕瑶

来源:桃源县融媒体中心

专题专题丨“回眸2021”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经授权后,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