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做好长沙县防范应对工作,依据《长沙县应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应急预案》,自2月22日17时起,我县启动低温雨雪冰冻灾害Ⅲ级应急响应。
![]()
话不多说
这份关于低温雨雪冰冻天气的温馨提示
请收好
天气预报
长沙县气象台2022年2月22日14时4分发布暴雪橙色预警信号:预计长沙县22日14时10分至20时10分降雪将达10毫米以上,请注意防范。
雨雪天气行车提示
一、雨雪天气行车一是保持良好的车况,及时添加车辆防冻液,另外冰雪天气易导致路面摩擦系数减小,影响车辆制动效能。驾车通过急弯、路面积雪泥泞等易引发滑转的道路,要严格控制车速,车辆发生侧滑,切不可急转方向或紧急制动。另外,冰雪天气状况下,城市出行应尽量选择公共交通工具出行。
二、正确使用灯光。如果能见度不好,或者雪正在下,就要及时开启前后雾灯。如果能见度较好,或者雪后晴天的话,应及时关闭雾灯,以免刺激前后车辆司机的眼睛。在雨雪天气下,最好不要使用远光灯,因为远光灯的照射角度容易发生较大的散射,在雪天的穿透力较差。
三、冰雪路面“四缓四慢”。冰雪路面行车务必做到“四缓四慢”。一是起步缓,慢抬离合轻踩油门,缓慢起步;二是转弯缓,慢打方向,慢速转弯;三是制动缓,缓踩刹车,慢慢停车;四是心态缓,遇有道路情况复杂,心态要保持平和,慢开车,不超速。
寒冷季节
电暖气、电热毯、暖手宝等取暖设备
开始频繁使用
随之而来的安全隐患也增多
在取暖的同时
也不要忘了安全!
谨防一氧化碳中毒
一、煤炉、炭火等取暖设备

在寒冷季节如有条件尽量选择集中供暖。室内使用煤炉、炭火等取暖设备时,煤炭要烧尽,不要闷盖;要经常门窗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在低气压、相对湿度较大的雨雪冰雹天气等气象条件下,尽量不要使用煤炉、炭火等取暖设备。家中使用煤炉、炭火等取暖设备时,最好安装一氧化碳探测器,并定期检查维护,以确保探测器正常运行。

二、燃气、煤气热水器
购买燃气、煤气热水器时,需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质量合格的热水器;须请专业人员安装,经检测合格后方能使用。使用燃气、煤气热水器时,要保持良好的通风状态,洗浴时间切勿过长,使用完要检查热水器是否完全关闭。

定期对燃气、煤气灶具的气罐、减压阀、皮管以及燃气、煤气管道进行检修,如发现有老化、破损、锈蚀、漏气、或关闭不严等问题时,应及时更换和维修。家中使用燃气、煤气灶具时,最好安装一氧化碳探测器,并定期检查维护,以确保探测器正常运行。
三、汽车

车辆停放在车库、地下室时,不要让汽车引擎持续运转;车在停驶时,不要长时间开着空调,也不要躺在门窗紧闭、开着空调的汽车内睡觉。定期检测汽车的排气系统,防止排气系统一氧化碳泄漏。
发生一氧化碳中毒如何紧急处理?

①切断一氧化碳来源:首先立即开窗通风使空气对流,迅速关闭煤气/燃气灶具、热水器阀门、管道煤气、熄灭炭火等设施设备。避免使用打火机等容易产生火星的物品。

②迅速脱离中毒环境:迅速将患者脱离中毒现场,转移至空气新鲜、通风良好处。解开中毒者的领扣、保持呼吸道通畅;同时要注意保暖,防止并发症发生。患者应保持安静休息,避免活动加重氧的消耗,有条件的尽快让患者吸氧。
对于中重度病人:在进行现场急救的同时,应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尽早送往有高压氧舱的医院进行高压氧舱治疗。
对于出现呼吸及心跳停止的危重患者:应立即给予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同时迅速转入医院进行抢救治疗。
暖器取暖远离易燃物
用电暖器取暖时,不要跟沙发等棉织物品放得太近,更不要在电取暖器上烘烤衣物,这样很容易引燃可燃物而引发火灾。需要特别提醒的是,一些易爆品,例如打火机、花露水、空气清新剂等更不要离电暖器太近,以免发生爆炸。

电热毯取暖通电时间不宜过长
睡前通电加热,入睡时关掉电源,不要通宵使用。儿童睡觉不要用电热毯,以防尿床打湿电热毯,引起触电。电热毯要放平,不要在不平的金属物或硬物上使用,不要折叠使用,避免损坏电器元件,造成火灾。每年使用电热毯前要检查电热毯的电线、导线、开关等是否损坏,发现损坏不要自行拆修,找专业人士更换。

其他注意事项
切记人走断电:很多人出门的时候为了不使屋内温度下降,常常不会关闭电暖气、小太阳这些取暖设备。要做到人走断电,尤其是长时间出门。像暖手宝等充电的取暖设备,不要过充,充满及时断电。
注意安全距离:取暖设备运作过程中设备本身及其周边的温度都比较高,如果太靠近沙发、被褥等易燃物品,发生火灾的可能性将大大增强,一定要远离易燃易爆物品。
插座不要过载:不要在一个电源插座上安插过量的插头,空调、电暖气等大功率设备最好享受“专插专用”的待遇,以免插座过载而发生危险。
定期检查:定期对家庭用电电路进行安全检查,及时更换老化线路。在使用各类电器时,若发现冒烟或闻到异味,要迅速切断电源进行检查。
电器着火别用水:电器着火时,不能直接用水来灭火,应先断电再进行扑救,以免因水流导电发生触电事故。
责编:李欢
来源:长沙县融媒体中心
专题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