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是全民防控疫情
一边是企业复工复产
如何做到防控、生产两不误?
来看看芦淞区的他们是怎么做的
今日发布第三期驻企防疫联络工作中
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
先进集体
优秀联络员
“作为驻企防疫联络员,我们必须讲政治、顾大局,既要指导企业阻隔疫情,更要协助企业打通复工复产的生命通道。”
责任上肩助复产。作为最早启动复工复产的企业,他和员工一起加班加点、争分抢秒,助推各项防疫措施落细落实,2天时间实现复工复产,全员返岗,产能恢复正常水平。
严把“两关”建机制。他建议,将企业职工“关”在厂内,不出厂不串门,指定专人外出采购生活必需物资,降低员工被感染的风险;将疫情“关”在厂外,排查进出车辆和人员,建立进出车辆和人员检测、登记核准制度,并形成长效机制。
“一抬一低”抓落实。他“抬头看事”,每日不间断地巡查督导企业各项防疫环节,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他“低头想事”,及时掌握和了解疫情期间政策、信息和企业情况的变动,坚决做到上下信息及时传达,不截留、不中断。
作表率显担当。第一时间报名支援社区防疫值守,得知组织要选派干部驻企指导复工复产防疫工作时,又率先报名,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
舍小家顾大家。为全身心投入防疫,将两个小孩和还在休产假的妻子送回娘家照顾,考虑局里男同志较少,驻企期间仍主动要求在社区值守晚班,处处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办实事解难题。指导企业复工复产疫情防控工作,比企业员工到得早、走得晚;在指出企业防疫工作问题的同时,全力解决企业反映的疫情防控标准不明、防护物资短缺、废弃口罩无人回收等问题,助力企业平稳复产。
“事再多,我多担一份”。驻企防疫联络员名单公布之后,他看到同单位的同事被分配到一家三百多人的大企业,主动提出与同事对换驻点企业,担起了这份更重的责任。
“路再远,我多跑一点”。因分工调整,他被组织安排到相距市区较远的一家企业,每天往返需两个小时,但他没有任何怨言,只是淡淡一句“我有车,没关系”。
“物资再缺,我多想一些办法”。面对复工复产大潮,本就紧缺的防疫物资更加难以购买,他多方协调对接,累计联系购买口罩8万余只,缓解了数十家企业复产燃眉之急。
临危不乱处置紧急状态。面对驻点企业员工突发高热症状,她立即启用防疫方案,先隔离紧密接触者,再疏散无关人员,同时联系疾控部门转移疑似对象,并细摸排该员工近14天的活动轨迹和情况。得知确诊为普通流感后,才放下心来。但一想到还有些惊慌失措、议论纷纷的员工,她立刻草拟《告全体员工书》,通报情况,疏导员工情绪。
温暖企业助力复工复产。她不仅是驻企防疫联络员,更是温暖企业行动的“接线员”。主动联系区级领导前往所驻企业开展调研,和公司高管一起认真分析当前的市场和形势,形成具体方案上报区委、政府并获得支持,为企业复工复产注入一针强心剂。
责编:张哲
来源:芦淞区融媒体中心
专题
专题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