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是小区志愿者
他们,是社区“防疫员”
他们,是城市“清道夫”
他们,是超市保供员
……
他们只是一群平凡人
却在不断为打赢防疫阻击战注入“温暖力量”
让我们走近他们
聆听他们的温暖事迹
罗竹青、何玉
战“疫”中的最美夫妻志愿者
疫情当前,面对社区人手紧缺的难题,龙泉街道塘头社区郊区法院小区的居民何玉和丈夫罗竹青主动请缨,以志愿者的身份来支援社区疫情防控工作,何玉说:“我是母亲,是妻子,也是父母的孩子,我当然希望一家人其乐融融在一起过年。但现在疫情防控形势特别严峻,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关键时期我必须舍小家为大家!”
何玉的想法得到了一家人的全力支持,在她的影响下,丈夫罗竹青也加入到小区值守队伍当中。就这样,夫妻俩很快便进入“角色”,把守护好家门的责任扛在肩上,成为了小区卡点的守护者。
与此同时,在千金药店工作的何玉,还主动为邻里免费提供熬制好的预防中药。面对邻居的不理解,她却说:“主动站出来不为别的,就是想着要对得起党员的身份和小区主人的身份。”
彭连辉
化身社区一线“防疫员”
一接到“疫情防控”紧急返岗通知,建设街道钟鼓岭社区党支部书记彭连辉向身患癌症晚期的老母亲撒了个谎:“过两天就回来陪您”,就匆忙离开了老家。而彭连辉口中的两天一过就是40多天。疫情控制越来越向好,但老母亲的身体每况愈下。在这40多个日夜里,“疫情就是命令”“子欲养怕亲不待”两种声音不断鞭策她扛起责任拼命奔跑。
钟鼓岭社区位于市中心,商住混合,流动人口密集,疫情管控难度相当大。为了守护辖区居民安全,彭连辉放开嗓子、迈开步子,当起了疫情政策的宣传员、服务百姓的跑腿员,成为了社区版域的“活地图”。疫情防控以来,她利用上户排查、电话排查,反复传达各类政策上千次,以日均10公里的频率,领着市区及街道下派的工作队员、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走遍了社区里的50余个楼栋,3000余户居民。居民、门店老板、企业负责人都说,每次听到她的声音,就感觉心里特别踏实。
陈平
积极作为,筑牢环卫第一道防疫线
检查保洁人员口罩是否佩戴正确,手套是否符合标准,清运人员是否进行重点防护,建宁驿站的各项设施设备、垃圾清运车辆、垃圾中转站是否及时进行消毒……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区环境卫生服务中心的陈平每天便多了一堂“必修课”——对环卫工人的防护和环卫设施设备的消杀等工作开展督查指导。为环卫工人义务送餐,在环卫车辆、垃圾中转站、建宁驿站等位置悬挂醒目的防疫宣传标语……随处都留下了他忙碌的身影。
“环卫清洁是保证防疫安全的一道屏障。”在守好“责任田”的同时,陈平还积极做好物资储备工作。面对口罩、防护手套、消毒液等各类防护物资匮乏的难题,陈平和设备室的同事们通过多方联系,将各类所需物资筹措到位,并立即发放给辖区内各岗位的环卫员工。
贺芸
舍小家、为大家,保供应、顾大局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她虽没有像医护人员一样驰援湖北,但为了保障商品正常供应,满足百姓日常需求,她主动放弃休假,连续当通班十余天。她就是株百本部超市食品柜柜长——贺芸。
作为株百本部超市食品柜柜长,疫情期间,为了保证供货商正常送货,贺芸主动联系车辆,直接跟车到供应商仓库去退货、提货,全然不顾被感染的风险。大年三十当天,贺芸的父亲因为手术并发症住进了医院,但作为柜台的主心骨,她深知在这个关键时刻自己不能离岗,只能白天在柜台正常当班,晚上下班后再去医院照顾住院的父亲。由于需要医院、超市两头跑,经常一忙起来连饭都顾不上吃,但她却丝毫没有怨言。她常说,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在这困难时期,我必须先冲上去做好榜样,这样身边的同事才能安心把各自的工作给做好,柜台的工作才能顺利进行。
责编:张哲
来源:芦淞区融媒体中心
专题
专题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