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宁,大家熟知晚清两广总督刘坤一。而在他之前,还有一位明朝时期的两广总督,那就是鼎鼎大名的李敏(1386—1451),曾任都御史兼两广总督,是位官声卓著、清正廉明的官员。
李敏,字资明,祖居新宁县城十里之外的白沙(现新宁县白沙镇)。幼年的李敏,聪慧好学,过目成诵,在当地被誉为神童。明永乐十八年,李敏34岁时中举,四年后登刑宽榜进士,任南京行人,福建道监察御史。
明永乐三年,明成祖命郑和为正使第一次下西洋,开启了明朝与外部世界的交往之旅。李敏任福建道监察御史时,为郑和七次下西洋而努力奔走,在宝船督造、人员选调、物资储备等后勤保障方面不遗余力,确保了船队的正常出航,因功升广西按察使兼兵务道佥事,后擢升都御史兼两广总督。
李敏是个不爱钱财、热心公益的廉洁清官。平生所得俸禄,多用以捐建公共设施,周济贫困。
他任广西按察使时,了解到兴安一带发生饥荒。心想兴安本是富庶之地,怎么会发生饥荒?于是向师爷询问,原来是因为灵渠年久失修、很多良田因为无水灌溉而失收了。李敏于是带着一班官绅巡视灵渠,发现灵渠因为千百年来泥水的淤积,不仅起不到通航的作用,连灌溉也成了问题。于是转过头,对身边的官员说:“我欲整修灵渠,恢复其应有功能,诸位意下如何?”
兴安知县连忙屈身上前:“大人一心为民,实乃兴安百姓之福。只是苦于县库不足,心有余而力不逮啊!”
李敏听后说:“整修灵渠,资金有困难,只是难在一时。而整修灵渠是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大事。你自己尽力而为,我也帮你想想办法吧。”于是对众人说:“本官明天设便宴招待各位,敬请务必赏光。”
大家虽心知肚明宴无好宴,但李大人的面子又不能不给,第二天众人心怀惴惴来到宴席上。
李敏举起酒杯说:“各位大人、各位贤达,今日鄙人设便宴非为别事。只因灵渠自秦朝修建以来,多有损毁。我意重新修整以造福后人,而资金不足,望诸公能解囊相助,共襄盛举。”
各官员和乡绅闻听此言,面面相觑,一个个一言不发。
李敏一看这情形,要师爷拿出捐款簿,首先写上自己的名字:李敏捐俸银万两。
众官员和乡绅都知道李敏为官清廉,自己俸禄不高,平时还经常周济穷困,现在带头捐款又如此慷慨,于是纷纷响应,你一千、他五百地捐了起来。
这次捐款加上政府的库银,不但重修好了灵渠,还有了一些余款。李敏于是把剩下的钱修建了甘棠渡浮桥、码头。百姓为了感激李敏的善举,为他修建的纪念碑。几百年后的今天,记载李敏事迹的纪念碑还挺立在灵渠边。
李敏热爱家乡,尤为关心家乡建设。明正统十四年(1449年),八峒瑶民杨文柏率苗、瑶民起事,烧毁县城,统治者非常惧怕,以县城为邻近“乱源”(指八峒瑶山)为由,拟东迁到赤木氹对河桃花村,重新建立县治所。李敏听说后,马上写信劝阻:“乱民应重安抚以宁其心,不可多杀戮,县治以附近筑建,不可远徙劳民伤财”。并派人回乡协助勘定:旧治西二里许,摩诃岭下之沙洲源建新城。又动员家人和李姓族人集体迁往县治新城居住,还出资创办绣衣坊,以接纳妇女专事纺纱、绣花、制衣,解决新来城区居民的就业问题,县城人口于是繁盛起来,受到县人的交口称赞。后来将绣衣坊和李家府宅所在街分别取名为“锦绣街”(即现在的锦绣社区)、“御史街”,并建“都宪坊”“锦绣坊”以资旌表。
1451年10月(明景泰二年),李敏逝世于总督任署。家人从梧州扶李敏灵柩归葬梓里,竟然两囊空空、身无分文。按理说他这样一个大官,归葬的队伍应该是浩浩荡荡的,而送他回家的只有妻儿和抬棺的几个人,路上遇到的行人,都不知道他竟然是都督两广的大官。
家人扶柩回到新宁白沙后,李夫人手上已无分文,连打发送灵柩的役夫的工钱都付不起,只好变卖首饰付钱。役夫们见李家清廉如此,都被深深感动,只要了回家的路费,挥泪向李大人告别。
当地百姓听说李敏灵柩归乡,感激李敏的厚恩高德,远离白沙百里外就在路上摆上祭品迎接,嚎啕之声不绝于途,直哭得天昏地暗、风云变色。
李敏以“耕读传家,诗书置产”为家训,府宅名“乐善堂”。明宣宗曾赐敕褒之:“唯尔发身贤科,擢任斯职,既历显要,式克慎勤,是以赐之敕命,以示褒嘉。”
李敏归葬于白沙崔家坪附近的高坡上,面临滔滔北去的夫夷江。至今在白沙聚居的李氏后人,清明时节纷纷前往祭祀,络绎不绝。
作者:通讯员 车晓浩 蒋双捌
责编:林愉杰
来源:新宁县融媒体中心
专题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