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70后”不愿种地,“80后”不会种地,“90后”不谈种地,但有这样一位“90后”,他放弃城市里的稳定工作,放弃城市里的灯红酒绿,毅然选择回到农村,把自己的青春热血播撒在孕育着希望的农田里。他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并先后荣获“衡阳市标杆大户”、“湖南省扶持大户”“湖南省农机现代化合作社”等荣誉称号。
他,就是耒阳市宇辰农业合作社董事长肖宏。
面对质疑和不解 他初心不改
1993年出生的肖宏,是耒阳市坛下乡一甲村人。2015年肖宏大学毕业后,因为自己从小对农业生产方面比较感兴趣,于是开始接触、学习专业的农业生产方面知识并参与村里农业生产方面的工作。2017年,在一起共事的领导和家人的鼓励支持下,肖宏带头成立了耒阳市宇辰农业合作社,并被推荐为法人代表。
现在的农村年轻人非常少,也没有城市里那么多的娱乐活动和场所,肖宏身边的很多朋友和以前的同学都怀疑他是否能够坚持下来。但他知道,从事农业并非自己一时的头脑发热,而是经过认真思考之后才作出的决定。“搞农业很辛苦,这些年来,雨水汗水我都分不清了,从人事管理到机器操作,从田野到村头,我这个青春少年也磨成彪形大汉了,但是既然选择了这一行,就不会轻易改行,要干一行,爱一行。”肖宏对记者说。
面对困难和挫折 他迎难而上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肖宏创业的第一年,残酷的现实给了他当头一棒。由于技术和管理的缺乏,辛辛苦苦忙碌了一年,到头来一算,合作社亏损的比较严重,资金周转也是非常困难。“我那一年几乎没吃过一顿应时饭,没睡过一个囫囵觉。”肖宏回忆着。为了夯实技术基础,他开始看书充电,并且多方面联系专家,让请来的专家给农户们做培训。在市农业农村局和当地乡政府的帮助下,他申请了金融贷款和国家相关政策的扶持。亲戚朋友们看到肖宏的这股干劲,也纷纷愿意借钱给他,帮他渡过难关。为顺利流转土地,肖宏逐户登门拜访,向乡亲们介绍现代农业的发展前景。在肖宏的努力下,合作社顺利流转了坛下、天保、一甲三个村近2100亩土地,主要种植水稻、油菜。肖宏还陆续购买拖拉机、插秧机、收割机、无人机,建烘干仓及其他附属设施,固定资产投资达200多万元。
面对梦想和未来 他信心满满
如今,耒阳市宇辰农业合作社的烘干设备处理量全市第一,合作社也从刚开始单纯的种地业务拓展为种养结合,不仅种好自己的地,还帮助本地农友发展,为本地农友服务。2017年来,在肖宏带领下,合作社垦复了附近所有的荒田。2018年起合作社连续三年在坛下洞实行稻油轮作500亩以上。2020年合作社使用无人机飞防叶面阻控3万余亩,辖坛下、大和圩两个乡,深度翻耕土地300多亩,帮农友烘干谷物500吨。在企业获得长足发展的同时,肖宏还时刻不忘帮助乡亲解决困难。“在以前,我们村里三头两头经常停电,这个问题困扰大家很多年,后来肖宏和他的合作社通过赞助的方式解决了我们的供电问题,现在我们再也不用担心看着电视突然停电了。”村民肖希省告诉记者。肖宏每年还会优先提供工作岗位给当地家庭比较困难的农户。
“农村是一片创业热土,现代农业大有可为。下一步,我将继续立足产业,增强带动能力,力争每年带动100户农户就业,为家乡乡村振兴贡献力量。”肖宏信心满满地说。(记者 贺智 李双鸿)
责编:梁昕
来源:耒阳市融媒体中心
专题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经授权后,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