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前线日记(8):所有的一切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株洲新区 • 专题资源库
2020-02-01 10:59:05

华声在线1月31日讯(通讯员 邓磊 记者 邓桂明)1月27日下午,由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五位医务人员组成的国家医疗队到达武汉,加入武汉金银潭医院抗疫战斗。今日,他们当中的湘雅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师朱恋写下了一线日记。以下为日记全文:

日期:2020年1月31日 晴

讲述者:湘雅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师 朱恋

工作地点:武汉金银潭医院

今天是1月31日,天气晴朗,这是我来武汉的第四天,而在金银潭医院的临时ICU病房里,我已经上完完整的一套晚夜班了。

初来武汉,我非常不适应:临时组建的病房,临时组建的医疗及护理团队,面临着的却都是确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危急重症病人。我们的物品和药品供给不足,人员也严重不足。在这样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一个高危的隔离病房中,我穿着经常湿透的防护服、戴着密闭的N95防护面罩、超长时间超负荷的工作,我一度觉得自己要被那身防护服里的、口罩里的、防护罩里的汗液给溺亡。

从全国四面八方赶来应援的医务工作者,不是经常搭班工作的伙伴与团队,大家在一些操作及工作方式上也各有差异,这使得我们明显感到默契不够,这从另一方面给繁忙的工作带来另一层压力。不熟悉的环境,不熟悉的伙伴,不熟悉的物品,不熟悉的工作流程,更多的危重病人,还有对病毒的恐惧对高危风险操作的恐惧,我的心理防线那时是崩溃的。

上完第一天的班后,我哭了很久,甚至产生了退缩的心理,我把我的心情告诉了我的领导和一起来这里战斗的伙伴,他们开导我,鼓励我,没有人责备我的胆小,他们体谅我的恐惧和担忧,毕竟也从事了多年的重症护理,我的心情很快地平静了。

我是自愿来第一线的,我清楚我的职责,医务工作者,救死扶伤是本职。那些从各地赶来的支援者,他们从更远的地方赶来,战斗在一线的时间比我长,暴露风险比我大,但他们都坚持下来了,我觉得有句话很贴切:升官发财请走别路,贪生怕死莫入此门。这是孙中山先生写给革命工作者的,赞扬他们的崇高志向和奉献精神。我觉得同样适合这些站在临床一线,与疫情做斗争的工作者,你看着他们繁忙的身影疲惫的脸色,恍然觉得,济世救人才是这些人来这里最真实的理由,而我和这样的人站在同一战线,真能生出无限勇气。毕竟有过几年的重症护理经验,毕竟大家都是职责在身,我居然就在那短短一天里就适应了这里隔离病房的工作流程,大家在磨合里变得默契,第一天觉得找不到的物资第二天已经很熟悉摆放的位置,第一天觉得不适应的护理流程第二天已经如鱼得水,第一天不认识的工作伙伴第二天第三天相处下来,甚至约定想要下一套晚夜班一起上,这些天我管的清醒病人也知道我是那个“来自湖南湘雅的小朱”。

所有的一切朝着好的方向发展,武汉的天气也变晴朗了,我们更有信心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通讯员手记:

我清楚地记得,她第一天上岗后写下这样的文字:“早上7点55医护交接班,然后是穿防护服上岗,这里是临时搭建的icu,一个房间3到4个病人,上班时间为早上8点到下午6点,中午1点到2点是我休息及用餐时间,上午5个小时穿防护服不能喝水不能上厕所不能吃东西,说实话,一个盒饭分量真的少……”此刻,我真想给她端上一碗热腾腾的长沙米粉。

我清楚地记得,在与她微信沟通过程中,了解到她们相互剪掉了过肩长发,因为剪刀不锋利,在帮助伙伴剪头发时,手都磨出了水泡。她发过来了当时剪头发时的照片,穿着可爱的淑女睡衣,拿着手机拍镜子中的自己,隔着手机都能够体会到她的纯真和勇敢。此刻,我真想给她一个佩服的拥抱。

我清楚地记得,最近她发了这样一条微信朋友圈:“这是我最后一个苹果了。我在想今天把它吃了还是吃一半留一半?不要笑话我,水果在我这里真是非常奢侈的贵重物品,所以,我决定:吸一口香气,再考虑三天!”此刻,我真想给她送去红黄橙绿青蓝紫的各种湖南美味。

在她的身上,我读懂了生命的意义!


责编:王珈

来源:株洲高新区(天元区)融媒体中心

专题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