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国斌,男,汉族, 1974年1月出生,1993年9月参加工作,1997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职研究生学历。2013年来,他先后担任永兴县原香梅乡、油麻镇、马田镇三个乡镇的党委书记。自2018年9月担任马田镇党委书记的3年时间里,李国斌同志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始终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扎实的工作作风、优异的工作成绩,着力破解农村治理难题,让全镇933户贫困户2718人贫困人口过上了“幼有托、老有养、病有医、居则安、吃不忧、穿不愁”的幸福生活。2019年7月,李国斌被中共郴州市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2020年10月,李国斌荣获郴州市“最美扶贫人物”,今年10月被提拔为永兴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人选。
不惧困难,立志于“勤”,收获百姓“暖心笑”
在开展精准扶贫和脱贫攻坚工作中,李国斌同志始终牢记自己的职责和使命,始终把脱贫攻坚工作作为一项政治任务。3年来,他的足迹踏遍了全镇27个村933户贫困户家中,挨家挨户拉家常,交流思想感情、宣传扶贫政策,了解贫困户家庭的实际情况,找准致贫原因,对症下药、精准施策,以“绣花”的功夫、“求实”的精神、“较真”的作风,只争朝夕、苦干实干、克难奋进,坚决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用实际行动向县委、县政府和全镇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李国斌同志到马田镇工作以来,依靠资源和政策优势,不断拓宽“镇有主导产业、村有产业基地、户有脱贫项目”的脱贫攻坚举措,在全镇谱写出最美的脱贫攻坚曲,唱响最亮时代的最强音。3年来,他积极发挥“领头雁”作用,组织带领全镇经济能力和致富能手发展龙头企业32家、专业合作社86家、家庭农场22个、种养大户58个,先后建成1500余亩油茶种植基地、900余亩烤烟种植基地、50余亩九山鸿葡萄种植基地、2100余亩冰糖橙种植基地、200余亩鹰嘴桃种植基地、200余亩黄桃种植基地、200亩茶叶种植基地、120余亩中药材种植基地、230余亩蔬菜种植基地;建成了2个60千瓦村级光伏电站、160余亩特种水产养殖基地;建成了红星村葡萄园、丹坪村黄花菜、明星村金银花、罗尾村京陵无公害葡萄园、枣子村葡萄、上桥村楠竹、高仓村和寨下村油茶等规模农业基地。重点扶持了16个种粮大户和19个规模养殖场,形成一村一品、点面互动的良好发展态势。并积极争取项目资金,硬化通村通组公路170余公里;新建24个村级综合服务中心和18个村级文化小广场;创办了8家村级扶贫车间,增设了环卫保洁员、水库管理员、地质灾害监测员、森林防火巡逻员等178个公益性岗位,让贫困户能在家门口稳定就业。同时,围绕脱贫攻坚“五个一批”“六个精准”“四个一”等政策要求,落实发展生产脱贫政策534户1628人、易地搬迁脱贫政策121户439人、生态补偿脱贫政策73户197人、教育扶贫政策495户598人、社会保障兜底政策407户824人,引导贫困劳动力就业1153人。
求真务实,立志于“干”,收获服务“大温暖”
“不达目的不言弃,不获全胜不收兵”。李国斌同志在担任马田镇党委书记的三年多时间里,凭着自已长期的农村工作经验和对农村有着深厚的感情,他不断强化帮扶意识、拓宽帮扶思路、落实帮扶措施、解决实际困难。亲力亲为深入群众走访调查了解贫困户家庭生产生活情况。对全镇27个村933户贫困户哪家贫困户有几口人、什么原因致的贫、面临哪些困难、落实了哪些扶贫政策,他都掌握的十分清楚。对全镇贫困户的健康状况、就业情况、收入情况、住房条件等情况进行了全面摸底调查,了解贫困户的实际情况和真实意愿后,指导制定针对性强的“一户一策”“一人一策”,并针对性进行帮扶,让贫困户的基本情况、被帮扶情况、一超过“两不愁、三保障、一达标”回头看问题整改进度,以及年收支明细、脱贫验收确认等信息,通过一本档案记录,做到有据可查、有账可依。创新实施“三见面三联审、三走访三签字、三点评三培训”工作举措,对照“两不愁三保障”标准,进村入户摸户情、找原因、定措施,列出到户“路径图”、到村“施工图”、到镇“路线图”的“明白账”,在全镇形成一张脱贫攻坚作战网络图,并熟练运用郴州防贫监测系统,对贫困户实行脱贫销号、返贫挂号、动态监测。按照市县“深化双联、精准帮扶、责任到人、限期脱贫”的工作思路,把“扶谁”的问题瞄准在建档立卡贫困户对象上,先后组织镇、村干部130余人深入全镇27个村逐户调查产业状况、致贫原因、收入现状等情况,严格执行省、市、县“五步一公示”(户申请、组评议、村审查、镇审核、县审定,公开公示)的工作程序,先后开展6轮入户,6轮公示,将人均纯收入低于2800元的农户全部列为扶贫对象。同时,对确认扶贫对象情况进行了登记造册,建立了户有卡、村有册、镇有档的三级管理网络,做到了对象精准。对照全镇脱贫工作计划,组织镇、村干部深入开展民情大调研活动,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听建议、谈想法、话发展,逐村逐组逐户摸清底数、算清基础帐、增收帐和条件帐,区分类别,对全镇2个省级贫困村和2个市级贫困村218户精准帮扶贫困户,实行自下而上将贫困户家庭状况、产业发展、干部包抓情况、包抓措施、减贫目标、脱贫时间、产业培育、帮扶责任等以责任书的形式全部“上墙”,实现了精准扶贫“挂图作战”,确保了精准扶贫的精准性和工作的时效性。针对贫困户缺产业、技术、资金致贫的状况,按照“一村一策、一户一法、精准扶贫”的工作总体要求,对有劳动能力和劳动积极性的扶贫对象,采取以奖代补、提供种苗、提供小额贷款或贴息,提供信息、技术、服务等方式,通过“公司+基地+农户”、“企业+农户”、“专业合作社+农户”等模式,动员扶贫对象以土地、山林及劳动力等生产资料入股的形式参与到扶贫经济实体中来,并通过“企业投资控股、合作社统一经营、贫困户固定分红”的模式,对全镇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实行捆绑扶贫,让贫困户享受每年每人享受300元利益联结分红。
责编:王江林
来源:永兴县文明办
专题
专题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