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原国家二机部三〇九队在衡阳市东郊勘探时,在蒋家山等地施工的钻孔中发现衡阳盆地红层内含有硬石膏、钙芒硝矿物。1958-1959年,原湖南省地质局衡专二队在该地区勘探时发现了岩盐。经过多年详细勘探,此地岩盐远景储量126亿吨以上,具有较高的开采价值。
当时的湖南省还是一个典型的“无盐”省份,老百姓要么吃川盐,要么吃海盐,日常生产生活有诸多不便。这个地区盐矿的发现,不但能够一举摘掉了湖南省 “无盐”的帽子,还能为我国南部、中南部地区的发展输送源源不断的“血液”。
“干打垒”:艰苦创业 建矿18天就出盐
距离衡阳市区中心14公里的茶山坳,有一段东西长8公里、南北宽4公里的岩盐矿段,北连金甲岭盐矿段,南接蒋家山钙芒硝矿段,矿段相连范围达800平方公里。这里地处丘陵谷地,南靠耒河,西傍湘江,拥有得天独厚的区域位置和自然资源。湖南省湘衡盐化有限责任公司(下称“湘衡盐化”)便坐落于其中。
上世纪50年代末,随着当地岩盐储量被勘探部门逐渐探明,“衡阳发现巨大盐矿”这一消息也引起了湖南省领导及省轻工业厅的重视和关注。
1969年10月,根据湖南省革命委员会负责人华国锋“衡阳有盐,要尽快搞出来”的指示,衡阳市成立了衡阳盐矿筹备领导小组。
1969年12月初,一支由40多人组成的开拓者队伍进驻茶山坳,宁静的穷乡僻壤热闹了。
同年12月1日,筹备小组到茶山坳正式挂牌。经过紧张的筹备工作,12月14日,衡阳盐矿第一口卤水井——“红旗一号井”开钻,意味着湘衡盐矿发展的序幕徐徐开启。
如今隶属于湖南省轻工盐业集团的湘衡盐化,曾称湖南省湘衡盐矿,始称衡阳盐矿。现在这里每年生产出两百多万吨的精制盐,销往省内外以及东南亚等国家。其中,获得“湖南省产品质量奖”“湖南省名牌产品”称号的“天鹅”牌工业盐也出自这里。
一切伟大的成就都是一代一代人接续奋斗的结果。盐矿起步之初,为贯彻当时毛主席“备战、备荒、为人民”的战略思想、加快盐矿建设,在“抓革命,促生产”的号召下,全国的人才从四面八方向这个小镇聚集。
然而矿区地处荒郊僻野,荆棘丛生,没有公路,运输机械设备全部依靠人力。衡阳盐矿建矿队伍的40多名干部和工人们,只能通过手拉肩扛,把100多吨机器设备搬上山。他们用竹帘、杉树皮在杂草丛生的荒山野岭上,用夹板夯土垒起土胚屋,发扬“干打垒”精神建起了一座仅能遮风避雨的简陋厂房。
所谓“干打垒”,其实就是东北地区以前常见的一种土房子,除了门窗和房檩需要用少量木材外,墙体全部用泥土夯实垒起来。
“干打垒”这个词,因为这段艰苦的岁月记忆,不仅成为了时代赋予湘衡盐化人的光荣使命,更代表着一线矿工的责任担当。
何春益回忆道:“当时大家都不讲条件的,能够留下来的都是不怕苦、不怕死的。有工资也好,没工资也好,我们都无所谓。
由于当时盐矿遵循“先生产,后生活”的建矿方针,矿工们都没有自己的住房,只好租用附近的农舍,挤在一起睡通铺。而有些条件更简陋的房舍,说是房舍,其实就是当地老百姓的牛棚——房顶是用稻草盖的顶,支起的木桩下是泥土地,四周被竹篱笆围起来作遮挡,不仅时常有老鼠和蛇出没,遇到大风吹起来,更是无法入睡。
“12月份外面刮大风的时候,风直接往房子里面灌。(我们)冻得没办法了,就在底下垫席子,上面盖被子,再把席子被子卷在一起盖着。”曾任制卤厂党支部书记的谭家发回忆道,“早上起床的时候,漱口杯下面残留的水都结成了冰。”
在如此艰苦恶劣的条件下,矿工们的热情却依然高涨。“哨子一吹,大家就起床干活,挑煤。没有休息,通宵加班是家常便饭。”曾任后勤科副科长的彭维跃平静地说。
寒冬腊月,厂棚外北风呼啸、大雪纷飞。厂棚内,墙上悬挂着“三口圆锅闹革命,艰苦奋斗传家宝”的标语,三座炉灶内炉火烧得正旺,灶上架着三口大圆锅,工人们用铁铲在锅中搅拌着,大量白色的蒸汽翻腾……回忆起建厂的那段时光,这般环境简陋却热火朝天的场景,至今仍然会出现在当年建设者们的描述里。
在众人的努力下,1969年12月31日晚,也就是建矿后的第18天,矿工们熬出了第一锅盐,全矿上下一片欢腾。这一重大喜讯同时在衡阳地区传开,衡阳市领导前来参观慰问,并向省城报喜。在收到这一重大喜讯后,华国锋称赞:“衡阳盐矿了不起!”至此,衡阳产盐的历史正式拉开帷幕。
湘衡盐矿初期全貌。
“拧成一股绳”:节衣缩食 一心只为搞生产
建矿初期,茶山坳只是一个小集市,当地农民只有在逢五、逢十的日子里才出来赶集卖农副产品。当时除了粮油和肉食品外,矿里生产生活的其余物品都要去衡阳市区购买,因为途中有耒河相隔,采买还需要搭船过河,交通极为不便。
在建矿过程中,这样互帮互助的事数不胜数,所有人拧成一股绳,为盐矿的建设发展凝聚起强大的力量。
有一次,下班的钻井队工人们打算从茶山坳坐火车回衡阳,突然矿里面遇到问题,影响到了盐矿生产,急需钻井队去支援。“当时我们都已经买好了从茶山坳开到衡阳,一天只有一趟车的250次列车的车票。”何春益说道,看到矿上还有工作,即使他和工友们已经上了火车,手里还攥着能够回家的火车票,但大家还是毫不犹豫地下了车。
下了车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当天无法回家。白天已经忙碌了一天,身心俱疲的工友们,此时再赶回矿上,又不知道要干到什么时候。
“反正先不管这些,生产要紧。”这是钻井队工友们脑海中的唯一想法,下了火车,何春益带着工友们就往盐矿赶。
他们在一番查看之后,发现解决问题需要把盐矿底下的水泵吊上来,再把仓库里面的水泵运送到河边,再送入水泵房上方,吊下去。一个水泵就有千把斤重,这着实不是一件轻松事。
何春益二话不说,带着工友们开始干。经过一个通宵的作业之后,钻井队的工友们合力把这个难题解决了,盐矿又进入有序的生产中。
三牛精神:自主创新 谱写盐业改革新篇章
圆锅熬盐是矿上产出首批盐所采用的办法,也是建厂初期生产方式的真实写照。
然而,用圆锅熬盐速度实在太慢,产盐量一直上不去。矿工们想办法用大平锅制盐扩大生产,用泥浆泵就近从中塘组池塘取水生产,锅里面放三分之二的盐水,用泥土筑成炉子直接烧煤加热卤水,等水分蒸发后,把盐装麻袋。
彼时,国内盐需旺盛,平锅制盐销量持续增长。土法熬制的盐,质量差、杂质多是不争的事实。那还有办法吗?盐矿人给出了肯定答案。
1971年初,衡阳盐矿筹集资金136万元,参照新疆火焰山盐厂图纸,仅用67天时间建成3万吨真空制盐装置和离心机脱水、皮带机输送、机械包装等配套装置。
但因为当时买不到专门厂家生产的制盐设备,衡阳盐矿采取土洋结合的办法,由衡阳冶金机械厂、衡阳市二机械厂分别试制蒸发罐和锅炉。当年投产建设,创利润110.94万元。
“土法熬盐效率低,质量不好,采出来的盐水是多成分的。真空制盐可以把里面的一些杂质过滤掉。”何春益解释道。真空制盐,不仅能大幅提升盐的质量,还能降低成本,节约能源,扩大产量规模。
制盐生产如火如荼,此刻又有新的问题困扰着湘衡盐矿人。3万吨真空制盐装置建成后,配置了大量动力设备,生产用电急剧增多。每到用电高峰,一些线路就拉闸停止供电,导致生产也没办法进行。
为了保障盐矿生产发展,没有电站,就自己建。随着国家政治经济形势发生重大变化,1978年8月,国家计委382号文安排湖南省兴建一批余热发电工程,衡阳盐矿经过多渠道争取,被批准建设1500千瓦余热发电站。缓解了用电矛盾,盐矿的发展进入了新时期。
同年,衡阳盐矿申请国家贷款196万元,筹备自备电站,实现了气电联产,解决了长期缺电停产的困扰,生产方式也基本实现机械化、半机械化。
依托不同时期国家重大专项、盐业改革重大专项科技攻关等一系列重大科研任务,科技创新为衡阳盐矿带来了新曙光。乘着改革之风,衡阳盐矿开始对老设备、旧工艺进行改造,建成采卤、产汽、发电、制盐、环保一条龙,设备、工艺逐步现代化,生产能力翻番,经济效益成倍增长。
“外国人能做到的,我们也能做到。”在工艺创新上,湘衡盐化人弘扬“三牛”精神,自主创新,艰苦奋斗,精益求精,与国内外知名高校建立产学研创新合作平台,与阿克苏·诺贝尔公司等全球顶尖制盐企业开展广泛的合作与技术交流,科研人员夜以继日展开攻关,吃住都在实验室,不断提升食用盐的纯度和品质。
经过不断的技术改良,湘衡盐化的产品质量也大大提高。产品备受海天、李锦记、厨邦等知名食品企业青睐,并远销非洲、东南亚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天鹅”牌精制盐在全国同类型厂家产品评比中名列第一。
2011年,湘衡盐矿更名为湘衡盐化。历经50余载不断做大做强,如今,湘衡盐化已是集岩盐开采、发电供热、真空制盐、包装物流于一体,国家食盐定点生产企业和现代化大型井矿盐制盐基地。在同行中也率先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国家绿色食品认证。
目前,湘衡盐化已拥有双井定向连通水溶法采矿工艺、卤水-二氧化碳净化工艺、逆循环制盐技术、自控排盐技术、六效蒸发技术等先进工艺技术,并取得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60余项,生产规模、工艺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均居同行业前列。
现在的湘衡盐化。
湖南省湘衡盐化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肖彧表示:“湘衡盐化公司经历了50多年的发展,从艰苦奋斗的创业,到现在成为一个现代化的企业,靠的是艰苦朴素的创业精神。湘衡盐化能够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每一个阶段发展壮大过来,和这个精神是分不开的,以后我们的发展,还是需要这种精神。”
几代人的汗水和智慧,搏击和奉献,都凝结成了湘衡盐化人的丰硕成果——在昔日的荒郊野岭上创建出如今的现代化盐企。而“干打垒”所代表的这种奋斗精神,也将继续指引如今的湘衡盐化人,在新的发展道路继续攻坚克难,不断取得新的胜利。
作者:李金株
责编:严格
来源:国资潇湘
专题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