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丰收下的小水分外艳丽。一片金黄的田野上,奔驰而过的高铁,划出一道优美曲线,收割机在轰鸣声中,将一丘丘成熟的稻谷收获。
一年一度的丰收节,在这里如期举行。田岸上停放着一辆又一辆小车,田埂下站着一个又一个参加丰收节的农民。天地之间,蓝天之下,传统收割荡然无存,现代化机械工具登场露脸,喜悦声和收割声交相辉映。宽大的田园,洋溢着新时代丰收节盛大的仪式感和现场感。
航拍耒阳,我们今天来到耒阳市人口最多的大镇小水。
小水镇位于耒阳市南部,全镇总面积142平方公里,总人口7.6万,是名副其实的耒阳第一大乡镇。
小水圩彰显着这里的繁华。铁路和国道从这里穿越而过,便利的交通,加上悠久的历史,让小水圩充满魅力,逢圩赶集的日子,长长的街面上,人流熙攘,货物丰富,热闹非常,呈现物阜民丰的一片盛景。
进入小水镇镇区,映入眼帘的是,一栋栋堪比城区的宜居小区在小水镇随处可见,农民住上了洋房,小水镇小城镇已初具规模,城镇管理逐步走向规范。
传统文化源远流长。这是小水镇小圩村,这个被评为全国传统古村落的湾村,古韵气息扑面而来。戏台、厅屋、屋檐、房顶,以及正厅屋悬挂着的一块块匾,无不显示这个古村曾经的厚重文化和悠久历史。
与之相对应的,是这片现代化氛围浓厚的新村庄。这是小水镇异地扶贫搬迁四都村安置点。一排排崭新的房屋,环境优雅,加上配置好的文化体育设施,让这里充满迷人的时代气息。据说,住在这里的贫困户,只要象征性交三千元钱,就可成为这片房屋的主人。
柘溪村,是小水的一片红色热土。开国中将谭冠三就诞生在这里,这位长期在西藏戍边的雪山名将,传承着红色脉搏,让红色文化在这里生生不息。
发展一直是小水镇始终坚持不懈的方向。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位于107国道旁的这一片连着一片的油茶山,一株株挂着油茶果的油茶树,在秋风的吹拂下,摇曳不定。数千亩油茶林泛着金黄,飘香着即将采摘的油茶果,让这片山林流光溢彩,风韵翩翩。
油茶种植让山林变宝,而农业开发,亦是小水镇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这是小水镇四都村,耒阳市四都农机专业合作社就坐落在这里。这家农业企业,多面开花,从水稻种植,到机械化作业,从稻谷烘干,到现代化加工,几乎涵盖了所有农业项目,并成功实行从粗加工到精加工,为我市粮食产业,开辟一条发展新路,传统产业在小水发扬光大。
红薯粉皮是小水镇沿袭了数百年的传统产业,这个优质绿色食品,是小水镇农民家家户户都会制作的土特产品。如今,在有识之士的开发下,小水红薯粉皮已走上全国。耒阳市红薯粉丝厂生产的纯手工小水红薯粉皮,被评为全国特色产品和能工巧匠项目,并成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其产品跻身全国各地,供不应求。
责编:梁昕
来源:耒阳市融媒体中心
专题
专题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经授权后,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