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看 戏
智慧宁乡 • 乡村振兴
2021-09-20 09:30:13


       文| |黄熊飞  

       我很喜欢看戏。

  小时候爱看皮影戏,看的是热闹。“沉香哪~秋鱼呀”母子离别伤心欲绝的声调长萦于耳,“此山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要从此路过,留下买路~财”拦路抢劫的强盗盛气凌人,尤其是打斗砍杀的皮影飞来转去令人屏声静气,演戏者随着紧锣密鼓的乐器声,咚咚咚地蹬得戏台(扮桶上的门板)震天响。

  稍大点爱看花鼓戏,看的是故事。那时只有做大喜事或祝大寿才有花鼓戏看。有年正月初八,我大约只有十一二岁,听说大人们说要到益阳去看大戏。我也执意要去,跟福伯伯等一行七八人走了二十几里路,一直走到衡龙桥。戏早开始了,里三层外三层围得水泄不通。我个子矮看不到,“矮子看戏何曾见,都是随人说短长”。没办法,我只好爬到树上去看。戏名好像是《董永行孝》,说是董永家贫,父亲死了无钱安葬,只好卖身为奴去当长工。其孝心感动了天帝,派神仙相助,后来有大出身。戏到晚上十点多才散。往回走时大人们高谈阔论,小孩子抓紧赶路。是夜月朗星稀,脚步沙沙声,谈笑争论声,间或汽车喇叭声,四十年后记忆犹新。花鼓戏印象最深的有《劈华山》《姜子牙封神》《青风亭斩子》《刘海戏金蟾》等,现在想来,无非是教育人们忠君爱国、孝敬父母、育好子女等。

  青年时爱看电影戏,看的是精彩。电影节奏快,比花鼓戏、皮影戏好看多了。那时看得最多的是战斗片,《渡江侦察记》《上甘岭》《延河战火》等,看了一遍又一遍。秋后收割了的禾田里,那白色银幕就成了吸引人的磁场。放正片前一般放个加映片,有介绍时事的,更多的是介绍农业技术的。正片对小孩们更有吸引力。有次看完战斗片,几个小孩子在禾田里寻来寻去,我问寻么子喽?“寻子弹壳咧,爸爸说弹壳是铜的,值钱!”我忍不住呵呵地笑了好久。

  后来爱情电影也多起来,《红高粱》《庐山之恋》让人体味到爱的力量与纯美。

  那时流动的放映地,就是最好相亲地。青年男女相约去看戏,月色朦胧或清晰,小半是看戏,大半是调口味。妇女儿童坐前头,中老年人站中间,年轻伢妹子后面溜。时有卖冰棒、卖瓜子的四处游动。年轻人荷尔蒙多、易冲动,有你推我抡起哄的,有争风吃醋打架的,也有开小差去钻树林的。我也曾看戏时相中一个叫“喜鹊”的,后来还相互到对方家里走访过。可惜我那时家境贫寒,是个乡村穷教师,个子又不高,被她家人反对,加上一次误会,没有谈成。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电影看不够,归来人难寐。

  中年时偶尔看电视剧,看的是差距。人生如戏,戏如人生。但人生没有彩排,也不能推倒重来。中年人忙事业忙家庭,人前风光,背后忧伤,很少有时间看电影和电视剧。偶尔看看,也是感叹,也是借鉴。从风糜一时的《霍元甲》到万人空巷的《渴望》,从域外风情的《北京人在纽约》到推陈出的《知否知否》以及反腐大戏《人民的名义》,越看越懂得人世艰难、人心难测、人生不易。

  年纪大了又喜欢看花鼓戏,看到的是回味。我母亲八十多岁了,每天必看电视里的花鼓戏。晚上看着看着就睡了,睡了醒来又接着看,连贯不连贯无所谓,以此消磨时光,消除寂寞。母亲七十大寿时,我们兄弟请湘阴戏班为她唱了一天寿戏。戏台对联是我拟的:生旦净丑演绎人间真善美,春夏秋冬难忘母亲勤俭慈。戏班认为此联很好,带走了。母亲八十大寿时,正值整治“四风”,没能给她唱寿戏,只在宁乡电视台点播了一台花鼓戏,好像只花了四百八十元。母亲大度地说,这样好,既节约了钱,又让更多的人看了。但我心里还是有些歉意的,愧对母亲前半生的辛劳,因为看花鼓戏是母亲唯一的爱好。

  今年我到宁乡市老粮仓镇星石村驻村助推乡村振兴,发现那里的人勤劳长寿、特别爱看戏、唱戏。时不时三五个人聚在一起,吹拉弹唱自娱自乐。有次友人之父七十三岁,上十个共同爱好者以唱戏为乐,有八十五岁的老翁,也有十多岁的新手,桃江、娄底的戏曲爱好者也驱车赶来唱个片断,吼一两嗓子。那一曲《四郎探母》回肠荡气,那一段《平贵回窑》堪比专业。星石村有个星之光艺术剧团,团长是原宁乡市花鼓剧团的副团长喻立秋,名角,经常组织班子登台专场演出。他好多作品在全省播放。

  有人说:唱戏的癫子,看戏的蠢子。其实是:戏是浓缩的世情,生动的课本。 为什么星石村人这么喜欢花鼓戏?沈主任以一个故事告诉了我。 星石村英家冲有一座形如乌纱帽的山叫纱帽山。光绪年间一周姓大户的母亲去世,选了这块风水宝地。风水大师问周老爷,希望以后家族将乌纱帽带在头上走,还是挑着走。周老爷子以为把乌纱帽挑着走(说明帽子大)比较威武,答曰:“挑着走更佳!”风水大师遂将坟位定于山偏右的地方。后来周家出了著名的花鼓戏演员周云等名角,长年挑着乌沙帽等行头去唱戏。周家后人每每谈及此事,嗟叹不已。也有通达之人劝解说,名缰利锁,唱戏有什么不好咧!精神愉快,健康长寿!

  南岳衡山大庙的魁星楼戏台两侧有副对联。上联是:“凡事莫当前,看戏何如听戏好”;下联是:“为人须顾后,上台终有下台时”。确实,为人也好,为官也好,不能得志便猖狂。人生是一个过程。再好的戏终将落幕,再风光的人生终将归尘。保持一颗平常心、慈悲心、喜乐心,从从容容过一生。

作者简介

  黄熊飞,系湖南省作协会员、湖南省青年研究会员,长沙市政府研究室四级调研员。曾著《面对朝阳》《青草集》等五本书、合著《大学语文》等书六本。


责编:胡什

来源:宁乡市融媒体中心